在浙江南部的山海之间,一场关乎未来的教育变革正澎湃涌动——这里,有超70%的财政投入,夯实优质均衡发展基础;这里,有三个“亿元”教育赋能基金、全国招聘名校长、名家引领的教师队伍,践行“教育家精神”;这里,有织密的智慧安全网络,守护全县师生的安宁;这里,更有与顶尖院校合作孵化的特色课程,为山海学子打开通往未来的无限可能……这一切,汇聚成苍南教育“攻坚前行”的强劲脉搏。
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上级教育部门支持下,郑贤跑团结教育局班子带领全体教育人以“坐不住、等不及、慢不得”的紧迫感,构建“学优苍南·教育强城”新生态,绘就一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苍南县政协副主席,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教育是民生之基,投入是发展之要。苍南县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将实现“教育强县”列为2030年目标,将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号工程”重点推进,以空前力度保障教育发展,以实际行动诠释“再苦不能苦教育”的庄严承诺。
真金白银的投入是最有力的证明。近三年,县财政教育投入分别达22.58亿元、25.24亿元、27.47亿元,均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0%以上。2025年上半年高达13.88亿元,预计全年可达28.48亿元,同比增幅3.67%。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远见,让教育的美好明天能够更快到来。”郑贤跑表示,2024年以来,全县教育系统新立项和开工建设项目立项总投资约49.7亿元,大力推进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县特殊教育学校、县实验一小等17个新改扩建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这些沉甸甸的投入,夯实了教育发展的硬件基础。2024年9月,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安心从教、潜心育人”创造了更优环境。
更令人振奋的是,今年,苍南县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将“县中崛起”纳入全县发展战略,苍南创新教育投入机制,汇聚“亿元众筹基金”“亿元秉政基金”“亿元品牌基金”等多元资金池,为人才引育、校际合作、奖教奖学及“县中崛起”注入强劲动能。通过强化基金激励、强化结对帮扶、强化精细管理等“强崛起”举措,近年来,苍南中学除名校长外,引进包括清北毕业生、博士,浙大北师大知名院校毕业生共14人,高位推动高中教育发展;加强苍南中学与瑞安中学、宜山高中与余杭中学、钱库高中与余杭一中跨区域教共体结对,实现全县普通高中结对帮扶100%全覆盖。同步强化特色学科培育,已创成市级特色学科(项目基地)9个。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这是郑贤跑常挂在嘴边的话。苍南始终将“三名”工程和强师工程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明确要求校长做到四个必须:必须坚持每周授课、必须兼任班主任、必须带头包联重点学生,必须推动校级干部100%下沉教学一线,努力打造一支践行“教育家精神”的骨干队伍。
系统培训赋能成长。苍南全面做深“四万”工程(万名教师大评价、大赶考、大轮训、大赛课),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广阔平台。2025年,全县新增市级名师27人,同比增长50%,增幅全市领先。
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上,苍南通过资金补助、优先推荐等机制推动研究生在读人数达206人,增幅居全市第一。
“书记、校园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郑贤跑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建设,通过举办“数智AI技术驱动”领导干部暑假读书班、教育思享会等,提升书记、校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发展指导力和学校治理能力。苍南校长队伍展现出蓬勃生机。
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线,事关万千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郑贤跑尤其牵挂师生的安全大事,他主导实施了教育“治本攻坚”行动,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安全新生态。苍南平安班级“e班通”系统,将每个班级打造成最小的安全管理单元,全面录入中小学师生基本信息12.6万条,高效处置安全隐患3462条,并与民政、卫健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构建起“数据健全、排查精细、职责清晰、处置高效”的智能安防体系。此外,完成207所学校防撞设施改造及101所学校门口“无车区”设置,深入治理校园欺凌等。
在食品安全上,落地学生食堂改革干部包联制、堂长负责制等“八制”管理,完成24所薄弱食堂改造,引进“天下良仓”阳光采购管理平台,73所公办中小学食堂实现自主经营,99所供餐校落实师生“三同”用餐,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打造集智能采购、绿色配送、阳光验收等全流程食品安全服务,惠及8.2万名师生。
在心理健康方面,实施“心理健康全员导师团”和“心育副校长”制度,聘请22位医疗专家担任53所初高中学校心育副校长,并为49所小学分片区设置县级心育导师团,确保心理健康指导全覆盖,牢牢守住校园安全的生命线。
面对新时代的教育需求,郑贤跑认为,苍南教育不仅要立足当下,更应放眼未来,积极通过合作办学与课程改革,拓宽育人路径,打造特色品牌。
苍南持续深化与上海世外教育集团合作,推动已落地的3所附属学校全面植入先进管理理念,以“世界眼,中国心”的目标有效带动县域基础教育品质升级;与国科大合作共建科学实验室,专家团队指导并参与“小小爱迪生”“小小茅以升”等6门特色课程开设,累计惠及学生2168人;与温职院合作推进矿山井巷产业学院建设,精准对接苍南产业集群,培育技术技能人才;与华东师大建立战略合作,投入200万元委托培育名师后备人才,着力打造本土教育领军队伍。
当前,苍南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示范区、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示范县;先后入选省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区、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首批省级建设校外培训清朗环境试点县、省数字化教研实验区、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省深化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省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省融合教育示范区8个省级试点。
在郑贤跑眼中,“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我们快一步,孩子的未来就宽一分。”他表示,苍南将以攻坚之姿,实干之风,全力打造浙南闽东教育高地,以远见谋篇布局,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30期
“好学”记者 华晓夏
编辑 朱奕
审读 夏忠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