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8月5日,家住鹿城区95岁高龄的胡阿婆致电本报陈忠慈善工作室称,她给四川壤塘县藏族学生尕玛泽木确捐款1000元,为他的求学之路略尽绵力,“不过我年纪太大,行走不便,无法送钱到报社,你们能安排个记者来我家拿一下吗?”
当天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胡阿婆家,她家很简陋,屋内都是老家具。胡阿婆身体还挺好的,耳聪目明,语言表达清晰。胡阿婆说,如今培养国家栋梁人才很要紧,尤其藏族地区更需要人才,她想帮助尕玛泽木确,让他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胡阿婆是乐清人,1930年出生,20岁到温州城区学习,后来随爱人到国企工作。胡阿婆目前退休工资6100元,雇佣保姆就花了5000多元,剩下的当作生活费。她热衷公益事业,省吃俭用帮助他人,每顿简单的一两个菜,她培养了4个子女,个个都有出息,大儿子已经70岁。
尕玛泽木确来自四川壤塘,今年考上阿坝州艺体中学校,因家庭困难无法支付8000元费用(详见本报7月24日04版、8月4日05版相关报道)。
另外,我市一名曾参与援建四川理县的干部联系陈忠慈善工作室负责人求助:理县困难户陈女士,今年37岁,丈夫已故,独自抚养一儿一女,主要收入来源靠她打零工。女儿在理县中学读高中,儿子读小学。女儿2023年患重度抑郁,目前持续药物治疗,家庭负担极重,希望爱心人士给予帮助。
如果有爱心人士要帮助尕玛泽木确和陈女士一家,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8868886,或关注陈忠慈善工作室公众号留言。
温州都市报6月6日05版报道图
温都记者 陈忠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黄云峰
监制 王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