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阿公当起酷炫“飞手” 用镜头为家乡美景代言

2025-05-15 08:36 温州都市报 

“这音乐配得到位,与画面相匹配,杠杠的。”近日,乐清90岁阿公王产城在摄影圈成了 “网红”,他熟练玩转无人机的身影被人捕捉,引发围观。作为温州高龄玩无人机“飞手”之一,这位不服老的阿公用60多年时光诠释对摄影的热爱,为家乡美景代言。

刚开始飞无人机经常失控

王产城是乐清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学员、乐清市摄影协会会员。他与摄影的缘分,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结下。20多岁时,他出于对拍摄的喜爱,用一毛钱租了一款120胶卷相机,拿到后兴奋又小心地到处拍照。“那时候,相机还是一件稀罕物件,只能租来过过瘾。”王产城说,直到本世纪初,随着数码摄影的兴起,女儿给他买了一台奥林巴斯相机,这是他的第一部相机。此后的摄影生涯中,他又先后购置尼康D70、佳能系列等。

10年前,王产城的老伴就鼓励他尝试用无人机拍摄。2023年,在老伴的提议下,王产城购置了人生第一台无人机——大疆御3Pro。然而,刚开始操控无人机远比想象中艰难,碰撞、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最惊险的一次“事故”发生在今年初,是去乐清海上光伏电站拍摄日出的场景。王产城回忆说,当时无人机电量不够,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失控,坠入海里。他把这次经历当作交学费。“没有老师指导,就自己摸索。”王产城深知,学习新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这次挫折坚定了他学好无人机的决心。与年轻飞手相比,他坦然承认自己在学习速度和反应能力上有差距。有时,十几岁的小孩操作无人机都比他熟练,但他享受学习无人机带来的新鲜和乐趣。他就这样边学理论边实践,在户外探索与不断试飞中逐渐“上道”。为了追求更好的拍摄效果,就在前几天,他还决定升级无人机设备。

想为家乡拍更多美景

提及为何这把年纪还赶潮流玩无人机,王产城的回答简单而有力:“江山如此多娇。”他对摄影有着自己的执着和坚持。为了拍日出,常常凌晨4点多就起床出发,赶在太阳升起前15分钟到达目的地;拍晚霞时,他也会提前半小时抵达守候,抓住太阳下山前后的黄金时刻。

当提及用无人机拍摄的哪组照片最美时,王产城说,最满意的是在乐清光伏电站拍摄的那组。当清晨的朝霞洒在光伏板上,光线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从不同角度捕捉到的美景,让他感叹:无人机的高度和灵活性,能拍到相机无法触及的画面,带来的视觉体验无与伦比。

自使用无人机以来,他拍摄的景色以家乡美景为主,包括滨海大道工人在劳作的场景、乐清湾的早晨、雁荡山美景等。

王产城玩无人机并非孤身一人。他有一位十分热心的朋友,两人经常一起交流、互相学习。一位相伴七八年的司机,不仅是他出行的保障,也是他的得力助手。每次外出拍摄,司机都会帮他背装备,在他行动不便时给予照顾。与此同时,家人的支持是他追逐摄影梦想的坚强后盾。

王产城坦言,现在年纪大了,出去旅游的机会不多,在照顾身患重病的老伴间隙,他想保持这份爱好,尽可能地用镜头记录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温都记者 林吉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孙立彭

审读 郑凌

责编 周俊朗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5月15日04版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