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一条心、一起拼”!我市首次出台“为企办实事十大项目”

2025-02-14 18:09  

温都讯  2月14日,温州向所有在温企业公示了一份诚意“好礼”——今年,参照为民办实事模式,聚焦企业需求最迫切、最有感的急事难事,我市首次推出“为企办实事十大项目”,并写入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据介绍,十大项目包括拓展市场、政企恳谈、减负降本、新质赋能、优化供地、融资畅通、出海服务、便利入学、政策直达和规范执法,总计30条措施。

十大项目坚持“硬核保障”+“柔性支持”相结合。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要素保障难题,明确提出今年“数据得地”完成供地1万亩、相当于前两年的总和,统筹搭建优质孵化空间100万平方米、小微园空间100万平方米,新增小微企业贷款600亿元、无还本续贷300亿元,累计发放“科创指数贷”超1000亿元,努力让好企业不缺土地、不缺资金。

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对人才引育需求,拓展“问企识才”覆盖面,为700多家企业授予市级人才计划举荐权、职称自主评审权和技能等级评定权,支持企业引进的急需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编制池;聚焦企业员工子女就学问题,我们给予企业高级工、中级工、技术骨干等子女优待入学政策,为持有居住证的农民工随迁子女100%提供公办学位。

十大项目坚持“即期纾困”+“长效赋能”相结合。坚持“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需”,拿出“真金白银”助企纾困,全年为经营主体减负200亿元以上。特别是针对当前企业最迫切的拓市场抢订单需求,提出全年组织参加境外商务活动300场、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100场,全市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规模占比在80%以上,持续提升企业获取订单能力。同时,聚焦企业长期发展需要,深化像“科技副总”这样的服务模式,推进仪器设备向孵化载体开放共享,强化基础算力支持,着力解决企业创新成本高、转型升级难等问题,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十大项目还坚持“有感服务”+“无感监管”相结合。坚持每月召开“两个健康”直通车座谈会,持续优化“帮企云·企业之家”平台,及时帮助企业化解难题。针对社会和企业普遍关切的规范执法问题,将打造涉企柔性执法3.0版,全面推行亮码检查、“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涉企预约式指导服务15个领域以上,建成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30个。

同时,十大项目坚持“系统集成”+“务实管用”相结合,提出具有突破性的增量政策,比如针对未来产业发展,提出积极开放公共数据,为企业提供1000P的智算服务支撑,并鼓励各地通过算力券的方式支持企业购买算力服务。对“数据得贷”等行之有效的温州特色做法,进一步优化延续、加力加码。

“请企业当评委,减少政策’温差’,真正把实事办到企业’心坎’上”,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潘建中表示,下步将全力推动“为企办实事十大项目”落实落细,督促各个牵头部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靠前发力、加快节奏,推动项目早落地。

温都记者 杨晓宴

审核 朱斌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