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棋城荣光(三)国际赛场一路狂飙

2024-05-27 11:26 掌上温州客户端 


棋城荣光

当今世界首位“双特大”叶荣光亲述

小林光二 整理


驰骋赛场

踏入国家队大门,卧薪尝胆

在国际赛场一路狂飙

叶荣光算是“文革”后进入省队的“第一人”,因为省队在此之前就解散了。

“当时没人、没资料、没对手,都不知道该怎么训练。棋队领导就找来省城棋手刘兴发和吴敏茜来‘陪’我下棋。”

幸运女神,总是眷顾坚持不懈的人。

1979年,国家集训队欲组织进行“短期集训”,选拔队员参加次年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城市邀请赛,叶荣光就这样幸运地踏入了国家队的大门。当年,中国除了已经参加过国际比赛的5名棋手“免选”,还要选拔10名队员,分别代表北京、上海和广州队参赛,每队5人。

“结果,我获得了选拔赛的第二名,后来代表广州队出战。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大家都很兴奋。这么好的机会,当然要十分珍惜。最终,我们夺得了团体冠军。这块怀表(下图),就是当时的冠军奖品。”

走出国门,积累大赛经验

1980年7月30日至8月11日,于16岁的叶荣光而言,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出国比赛。

第四届世界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在法国勒阿弗尔市举行,共有来自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50名棋手参赛,叶荣光作为代表中国唯一一名参赛棋手,最终以4胜4和3负获得了第16名。成绩不算理想,但毕竟已经站在了世界赛场,开始积累经验,开拓视野,并不是件坏事。

叶荣光(右)在第四届世界少年锦标赛上与巴西棋手对弈

“那时候的机票很贵,只有翻译和我两人前行。赛后,我们又去了冰岛,进行观摩访问,并应邀参加‘闪电赛’(5分钟快棋),我以全胜战绩夺冠。冰岛国家很小,也很少见到太阳。有一天出太阳,就让我和他们当地的一位棋手在太阳底下下棋,我居然赢了,后来才知道对手是他们当年的全国成人冠军。”

1984年1月,作为中国的友好使者,叶荣光与叶江川一起赴孟加拉参加侯赛因国际象棋邀请赛,最终获得季军,叶江川获得第5名。

苦练“秘密武器”,创新突破

国家集训队猛将如云,新秀咄咄逼人。没有一手看家本领,就难有立足之地。

1983年夏天,杭州的暑热确实让一个南方人难以适应。可在棋室里的叶荣光,依旧默默地端坐在棋盘前反复思考,甚至有些着了魔,一切都是为了“俄罗斯防御”开局。

“俄罗斯防御”,在《国际象棋词典》里都被认为是一种很平稳的开放式开局,是白棋的“稳招”,而从不循规蹈矩的叶荣光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将它变成“凶招”。

“俄罗斯防御”布局基本图

几个月的苦思冥想,起初连一向“以棋观人”的主教练刘文哲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发现,这“小子”棋路隐蔽,诡诈多端,中局绞杀凶狠,对抗意识强烈,但往往布局看似松散,却处处暗藏杀机,是一个难得的独具个性的棋手,即投以十分欣赏的目光,戏称其的招法为“猫招”。

“猫招”修炼成功,和老虎一样威风!

在1985年首届世界团体锦标赛队内选拔赛中,叶荣光后手胜的两盘棋,其中一盘就是采用“俄罗斯防御”赢了刘文哲。

多年的潜心钻研和刻苦磨砺,逐渐形成了自己稳健细腻、柔中带刚,尤擅中残局攻杀的独特棋风,成为中国国际象棋的佼佼者之一。

国际赛场大杀四方,不断上演惊艳之作

1985年11月,中国队派出7人参加在瑞士卢塞恩举行的首届世界国际象棋男子团体锦标赛,中国队4胜1平4负,名列第7。而叶荣光凭借“进阶版”的“俄罗斯防御”大放异彩,取得4胜2平2负的佳绩,获台次银牌。

叶荣光在首届世界锦标赛上(1985年)

在1989年的第二届世锦赛上,叶荣光战胜了英国国际特级大师纳恩(当年已打进世界杯个人前8名),同样为中国队获得第8名立下汗马功劳。

1987年、1989年和1991年的三届亚洲团体锦标赛,叶荣光作为中国队“三连冠”主力,均获台次金牌。尤值一提的是,1989年团体夺冠后进行的快棋赛,叶荣光在六轮较量中,以5胜1和的战绩独占鳌头,勇夺冠军。1991年团体夺冠中与孟加拉国际大师赫曼的对局,还被大会评为两个最佳对局之一。

中国队在1991年亚洲团体赛夺冠后合影(右二为叶荣光)

同样在1988年、1990年、1992年的三届奥林匹克团体赛上,叶荣光可谓星光熠熠,都是队中胜率最高的绝对主力。

1990年3月9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世锦赛亚太分区(第11赛区)赛暨亚洲国际象棋个人赛上,叶荣光更是大放异彩。不仅以7胜7平1负的战绩获得冠军,还首次荣膺亚洲个人冠军,同时获得晋级世锦赛区际赛资格。

1991年4月,在菲律宾描戈律举行的首届国际象棋国际特级大师名手赛上,经过九轮大循环角逐,叶荣光战胜多名高手,以4胜5和积6.5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魁。

(未完待续)


【下期预告】

执教爱徒:棋里棋外师徒12年深厚情谊,助力诸宸振翅高飞


PS:本连载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任何媒体和个人均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