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光倒流到一百年前,这几天温州最热闹的活动,应该是——拦街福。
拦街福,是春天里温州地区独有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到农历三月十五五马街为止,六条街轮流上场,温州城里展开一场长达四十多天的“狂欢节”。
有人觉得温州人过元宵的氛围不是太浓。如今看来,更像是人们把热情集中到了半个月后时间跨度更长、丰富多彩的“拦街福”。
拦街福有多闹热
光绪十四年(1888)三月十五日,瑞安人张棡在《杜隐园日记》中,记述了他在温州城内观看拦街福的闹热景象:“温郡此日各处赛会极闹,鼓楼下玄坦庙挂珠囤,晏公殿巷保大洋行门首插竿竹约四五丈,上面用米斛串插成屏,两边结彩挂灯,下面临河之中,浮各色纸扎鱼灯,两边游人甚众,妇女尤多。”
1902年4月22日,他再次到城里看拦街福,五马街和信河街更是热闹:……是夜月色明亮,五马街、信河街一带拦街福极其热闹。予因与仲勉、周同二弟步灯月之光,一路游玩。游女如云,衣香鬓影,眩人心目。至万人殿看串客一出……三人又至五马街看拦街福,听弹词,又坐正和局内,看游人如蚁,真有“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香随马去,游妓逐人来”之景。时已近三鼓,各人游兴渐倦,始步出大南门到桥头下船。
1927年,杨青则用多首竹枝词,详细描述拦街福的各种风俗:当年豪富不知愁,西郭浦桥搭彩楼。南郭东郊扮串客,满城儿女任遨游。
胡兰成《今生今世》中描述,1946年“三月三栏街福,五马街百里坊皆扎起灯市,店家门前皆陈设祭桌红毡,每隔数十步一个彩牌楼,搭台演温州戏,木偶戏,或单是鼓乐。还有放烟火,舞狮子。中国民间的灯市与戏,是歌舞升平,此意虽在乱世亦不可少,见得尚有不乱者在”。
晚清民国时期,前人对拦街福场景的记载数不胜数。
拦街福有哪些活动
拦街福,每年二月初一从康乐坊开始,取“康乐安宁”之意。结束时间说法不一,有说是到三月十五日五马街结束,有说是到三月十六府前街结束,也有说是到三月二十一日在第一桥结束,取“第一”之意。在此期间,温州几条主要街巷分段轮值,精彩纷呈。其中,又以康乐坊、百里坊、南北大街与铁井栏、五马街等规模最为盛大。
如二月十五日是百里坊轮值时间,最醒目的是坊口四盏灯笼,既大又亮艳丽夺目,成为拦街福活动中一大亮点。从而出现一句俗语:“百里坊大灯光”,用来比喻某人办事讲究气派,或显示富有而虚张声势。
拦街福主要活动有这么几类:
一是设醮禳灾。拦街福,顾名思义是拦街祈福。如清同治七年(1868)来温的戴文俊,在竹枝词中就有“拦街不用多祈福,但得平安福已多”之句。清光绪十七年(1891),曾任永嘉县衙佐官的石方洛在《拦街福》中写到的“春意渥,天降福,福在街头暗摸索,谁家拦去春常足”,也是表达此意。根据记载,各街定期由道士打醮设祭拦福。街头竖起一对高灯,一对头牌。头牌上刻着大字,一边是“闾里康宁”,一边是“春祈良愿”。
二是各类春季节庆活动轮番举行。古时在农历二、三月间,温州有很多节庆活动,如花朝节、上巳节、王母诞辰、清明节等。
三是各种民俗娱乐活动层出不穷。街上张灯结采,各种地方戏、木偶戏演出众多,还有唱弹词、道情、花鼓、龙船等民间曲艺类的,另外还有龙喷水、鳌山、放烟火、踩高跷、杂技、绳伎、扮八仙等摆设和表演项目。
因为四乡民众云集,“拦街福”也成了一次大型商贸活动,类似于城市中的“会市”。农民挑着瓜果蔬菜、鸡鱼肉蛋到城里叫卖。温州城中各家商店不失良机,备足货物招徕顾客。街头小吃摊贩云集,直到半夜还热闹非凡。
拦街福从何而来
拦街福是温州独有的一项大型民俗活动。在温州地方志书里,正式的“拦街福”记载,出现在清光绪八年(1882)刊行的《永嘉县志》:“二月朔,通衢设醮禳灾,名拦街福,以后循次取吉为之,至三月望日止。”
根据温州地方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大约在清雍正年间开始,已经有诗人描写过类似拦街福的诗文。嘉庆九年(1804),永嘉举人张泰昌《瓯城灯幔记》中描写的三月温州街头节庆场景,以及道光十六年(1836),黄汉在《瓮云草堂诗稿·修褉吟》诗中,描绘的“春风三月”,江城温州六街灯火、游人如蝶、结绮挂彩为台、鳌山吐水等情景,都和后来的拦街福众多活动极为相似。清同治年间任温州府同知的郭钟岳,则在同治十一年(1872)刊印的《东瓯百咏》中,直接写道:“春末赛神曰拦街福”。
在拦街福盛行之前,温州人在元日、端午之间最为热闹的节日是元宵节。直到清初康熙年间,《平阳县志》记载的上元节还是“通衢上结竹挂彩,夜间悬各色花灯、放花炮、装鳌山,庙宇尤盛,自十二昏起至二十夜止,游观杂踏笙歌彻晓”。
可见,拦街福应该于清初出现雏形,从清中后期到民国时期盛行一时,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一开始以消灾祈福“春祈”活动为主,因此古人有“春祈饮福会拦街”“春许冬还愿若何”的记载。之后逐渐增加了其他节日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加上商业推动,渐渐演变成为一项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独特民俗形式。
拦街福还传播到瑞安、平阳等地,出现了“拦垟福”活动。
名人笔下的拦街福
温州独有的拦街福民俗活动,也成为温州游子难忘的记忆。
诗人马骅《温州马氏家族琐记》 :温州民间习俗中的拦街福,农历二月十五轮到百里坊街,街上各家商店挂灯结彩,演奏戏曲,热闹非凡。我们马银潢眼药店与众不同,在店堂里摆上各种花卉,张挂字画,特别是我的祖父兰笙公所作的四巨幅龙虎画,更为人所赞赏。
著名作家林斤澜《红白——沧河短草之三》:三十年代,小城官家的会,应有尽有。也有半官半民的商会工会行会。民间的公益事业好比消防的水龙,守夜的打更班,民俗民风的“台阁”、“龙船”,又古老又新鲜的“拦街福”。互相配搭,结构社会。
著名戏曲史家、原中山大学教授董每戡《说剧》:少年时在温州拦街福期间,看过同福班演出《杀金记 卖拳》。演出时,演员可离开剧情,在台上自由发挥,凭借自己的武功进行展览性表演。
画家孟庆江《我的艺术“故乡”》:我家住在市区东门塔儿头“三十间”……我还特别喜欢“拦街福”,满街满巷张灯结彩,木偶戏台一个连着一个。我看了戏,就模仿着做木偶,做布景,做成了就和一大群穷孩子一道玩乐。故乡的民间艺术强烈地吸引了我……故乡的人民是聪明能干的,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他们手中放射出奇光异彩。而我的艺术生命,正是在这种民间艺术的肥沃土壤中得以茁壮成长。
版画家葛克俭《难忘的岁月》:我在一九五〇年离开温州,屈指三十多年过去了……茶余饭后,我们互谈故乡的风俗习惯:二、三月间各条街道布满彩色布幔、张灯挂彩的“拦街福”……勾引起我们童年时代天真无邪的美好回忆。
来源:温州都市报 阿汤/文
2024年3月28日温州都市报12版版面截图
扫码看更多精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