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郭溪任桥村:发挥“燎原社”精神,再创“新三任桥”

2023-03-22 16:10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33450


阳春三月,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村里屿垟成片的油菜花开始绽放,金黄夺目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不胜收。根植在这片热土,能自成风景线的还有这里勤劳智慧、锐意改革、与时俱进的任桥人。这里有写入党史的农村包产到户敢为人先的“燎原社”;有全国农村第一家信用社;有历史厚重的将军纪念馆;这里生产的皮鞋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来采购;这里孵化的企业走向了更宽广的天地…这一束束光,汇聚成任桥的能量、任桥的璀璨!



推开省五星级文化礼堂的任氏文化礼堂的门,扑面而来的是文化味、历史感和时代气息。这里陈列的老物件不少都带有任桥先人的痕迹,昔日普通的生活用品后人却已不认识,往年农民娴熟使用的农耕用具现在已是锈迹斑斑,为了不让任桥后辈忘记过去,文化礼堂就是一本书,记录着那些年任桥人走过的岁月奋斗过的努力。所以文化礼堂也是综合文化站,通过实物和图片提醒现代人勿忘来时路。

任氏文化礼堂也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谨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更好的明天,绵延文化是为了润泽美好心灵。文以化人,廉以养德,在任氏文化礼堂可以读到任氏先贤很多动人的故事,也可以看到当代任桥乡贤奋斗的事迹,这些都如春风细雨感化人心。

温暖人心的还有任桥村两委班子用心精心安排的内容丰富的村民活动。那一张张照片显现了传统节日来临时,村民欢聚共度的美好,也有经典诵读、非遗文化活动、线上插花等各个年龄层次村民都可以参与的活动。在文化礼堂里,感知到了任桥村的温度。

步入任桥村燎原社史陈列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中国农村改革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在任桥这片土地是绘就的。1956年,任桥与凰桥、曹埭整合组建“燎原生产合作社”,永嘉县委工作队队长戴洁天在这里与同行者坚定地探索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途径与模式,大胆提出“包产到户”的构想与措施,勇敢地发动组织社员实施“包产到户”的生产经营,并获成功。尽管“燎原星火”很快在“风摧雨残”中夭折,但这种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任桥传承下来了。

参观桥村燎原社史陈列馆,随着图文和实物的引领,可以带我们回顾那段波澜壮阔又悲壮的历史,感受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喜悦希望和失落。在燎原社史陈列馆,感知到了任桥村的深度。

踏进位于任桥村的瓯海区民间治水文化馆,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大型瓯塑作品,描绘龚炳不畏艰险、排除万难带领百姓治理水患的情节。作为全国首个民间集资建造的治水文化馆,这里的意义不仅瓯海而是辐射到了整个温州。

龚炳生于唐宪宗元和元年,江苏山阳人,公元843年任温州郡将(等同于今天的市长(书记)兼警备司令)。当时温州城南西遇大雨台风则洪水泛滥,良田淹没,道路积水,民不聊生。夏时良田干旱无水,农作物无法生长。龚将军遂为民请愿,奉旨规划督办疏浚鹿城城西片南三十里西湖。该湖上承雄溪、瞿溪、郭溪三溪、桐岭岷岗、安下东坑之水,下至三角城头分东西五支,西向二支导入瓯江,起汇散调节、变水患为水利作用。龚将军动员所能动员的全部民工和资源,开建声势浩大的雄伟水利工程栉风淋雨,几经寒暑,终于功成。

治水文化馆以连环画的形式讴歌了龚炳的丰功伟绩,同时还展现五水共治现代治水先进理念,同时设置专项工程板块则着重介绍任桥河拓宽工程、西向排洪工程、仙河调蓄工程等温州市政府专项治水工程。馆内还陈设有古代水利文献与实物展品,如河泥耙、耒耜、古时谷印、量雨筒等,让参观人员了解到现在的青山绿水是无数人艰苦奋斗所得,来之不易务须爱护环境,珍惜水源。在治水文化馆,感知到了任桥村的热度。


从五六十年代起,任桥村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开办米厂、酒厂,卫生院,电影院、信用社(全国农村第一家),蜉坊,粉干厂,纱面厂,粮食收购站,供销社等到1980年初任桥又走在全国前列发展个体经济,从做牛仔裤开始到1986年左右开始做以家庭做坊式开办皮鞋厂,90代开始家家户户办厂特别是生产的皮鞋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来采购!到后来发展为任桥鞋革基地,东瓯工业区及东工业区,西工业区。正是一直锐劲改革,任桥成了经济强村,202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0多万元。

而在如今的21世纪,任桥村紧跟新时代的发展,依托现有生态资源,利用其交通、文旅、经济优势,积极参与建设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规划打造“一湖一山一园多片”,结合龙舟竞渡等人文元素,打造和整合仙门山文化、名胜古迹,组成现代城市农业公园,集多产业于一体,浓缩成具有现代城市特色的休闲小镇。


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效果图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瓯海郭溪任桥村)

行走在春光明媚、风光无限的任桥村,随油菜花香飘来的还有人文馨香,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任桥村发挥传统优势,再创辉煌,正朝着“三个任桥":宁桥(健康平安);任桥(责任担当);银桥(经济发展)山青水秀宜居宜商的现代新农村大踏步前行。

通讯员 方永丽

编辑 毛毛

审核 宁宁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