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 | 《长津湖》观后感:我心中的“华夏英雄”

2022-04-01 17:38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97938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随了刘邦的诗,英豪之气在风云里翻腾。何谓英雄?立在寒冬里,三个字在心中有力地掷响——长津湖。

《长津湖》,一部据抗美援朝事件改编的红色影片。银幕里会看到,正在探家的连长战士伍千里,捧着哥哥牺牲的骨灰,在父母面前方坐定,随着号角呼唤又毅然回征,弟弟伍万里也跟着上了战场;同时,多少刚踏进家门的,甚至退役的将士,在望见家门的那一刻,又坚决地回头;毛主席之子岸英,也主动请缨,跨入疆场。在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里,伍千里的连队,揣持着仅有的破旧兵器,与条件优越的美军当面对峙,也还是在千里冰封的凛冬中打得美军落荒而逃;自己却在长津湖一征中,被活生生僵冻于鹅毛纷雪中,以一个个鲜活肉体的牺牲,换来了最终的胜利。他们,一定就是真英雄。

英雄在哪?英雄在互助精神。中国战士们在雪山中互相传递余留的冻土豆,与美军享用着饕餮之盛宴还互相嫌弃形成鲜明对比,是互爱互助的英雄。英雄在大公无私。片头伍千里临行前回头望向家人深长的一眼,跃闪过一丝留恋,然却满怀报国的坚毅,眼前温馨的故乡与身后铁酷的军征间,他毅然回头,这个小小动作里充斥的,是把民族使命放在先的英雄;“雷公”雷睢生把标识弹送进美军阵地,让美军误炸本营,而为此却壮烈牺牲于美军的炮火里,自愿牺牲的他,即以自己之躯,换来连队安全的英雄。英雄在大义凛然。杨根思面对敌人威猛的炮火,却托着炸药包,迎面冲进一片刀光血影中,牺牲在一轰炸响里,乃无畏的英雄;片尾的中国战士们,已成作坚不可摧的冰,毅然立于冰天雪地之中,却手托长枪,怒目圆睁,蓄势待发,冰冻的躯体里,却似燃烧了火的猛烈,连敌人都为之屈服,乃硬气之英雄……这种英雄,从来不是一上战场就能迸发的,而是累积了峥嵘的五千年、孕育在灵魂深处,属于华夏儿女的英雄气概。

回过往昔,此谓英雄流露在何方?想当年,怒拍长岸的滚滚乌江边,决不愿降的项羽拔剑自刎时悲愤的一嚎,英雄;屈原怀着对国家混沌的绝望,向涛涛汨罗江下的纵身一跃,英雄;忆往昔,陆游一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英雄;岳飞一喝“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英雄;辛弃疾飞扬跋扈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英雄,谭嗣同自愿就义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英雄……千古精英,心不忘国;字里行间,爱国之豪情在眼帘已然重现。心与华夏相断的,便称不上中华儿女,华夏英奇;纵有铜铁浇铸,九尺壮躯,也只是没有了灵魂的空空躯壳。回想而来,《长津湖》里炮火中每位中国战士的坚毅冲锋,定不仅是条条好汉骨子里的硬朗,更有热切期盼那个牵动着自己的心脏每一次跳动的,当今华夏,愈合上千疮百孔的伤;更有“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的,对千千万万中华同胞,与中华的平安未来的渴望;更有那句“洋人看不起我们,尊严只能在战场上取得”的中华民族情怀。

看今朝,华夏英雄又在何方?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不只是《长津湖》里威风凛凛的中国战士,雪中炮火里的背影;也不仅是千古文人墨客,字里行间咏叹的国家兴亡的悲壮——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里,都深埋着一星华夏英气的火种。一旦它被点燃,将蓬勃出燎原之势。

温州市绣山中学 林俐彤

指导老师 潘铁豪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