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炎热高温。8月4日上午,在杭州西湖景区,不少游客泛着油光,额头挂满了豆大的汗珠。
“来来来,喝杯温州伏茶消消暑!”西湖断桥边伏茶摊位前,志愿者陈光庆、陈赛娟正在热情吆喝着,邀请大家喝杯茶歇歇脚。
“有股淡淡的中药味,确实解暑提神。”游人络绎不绝,品茶过后纷纷赞不绝口。
“好喝就多喝几杯。”陈赛娟笑着说:“里头有20多种中草药,配方是我们温州人祖代传的。”
说起伏茶,陈赛娟总是有聊不完的话。她告诉记者,每到三伏天,便是温州伏茶与杭城百姓相约的日子,不光是她,在杭州共有300多名温籍志愿者参加这项公益活动,大家每天起早摸黑煮茶赠茶,他们当中有教师、学生、企业老板、公司职员、退体人员等,伏茶供应点遍布杭城的凉亭、村口、街边等十余处。
一张桌子,一桶伏茶,几个茶壶,几摞纸杯,小小的伏茶摊在陈赛娟看来更像是一个“温”情浓浓的空间。在这里,有志愿者、募捐者,有越来越多的爱心力量汇聚,在这里,有来来往往的游客、的哥、外卖小哥、环卫工人…温州话、杭州话、天南地北的方言乡音相聚相融,让人倍感温暖亲切。
实际上,温州伏茶与杭城百姓结缘已有5年。2017年夏天,杭州市温州商会、杭州市温商慈善基金会联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瓯江潮义工队,将“温州伏茶”带到杭城,后来通过发起倡议、征集的形式,让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了爱心伏茶的行列中。杭州市温州商会秘书长陈光秒说,小小一杯伏茶,承载着在外温州人这份力所能及的善举,也诠释了根植于温州人内心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继承和发扬。
小小善举,汇聚大爱。从杭州回到“始发地”温州,伏茶已成为民间慈善的代名词,更衍化出了像“红日亭”等广为传颂的公益名片。穿梭在盛夏的温州,遍布城乡的免费伏茶点,是这座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据温州市文明办不完全统计,温州全市已有3000多个伏茶点。在没有一分钱财政拨款的情况下,这道独特的风景,年复一年地出现,传承、升华了温州志愿服务精神,让善意如血液,流畅在城市的每一寸肌肤中。
8月3日上午,温州鹿城启动“一鹿伏茶 温暖万家”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进行“一鹿伏茶”驿站揭牌仪式,伏茶驿站有了共同的品牌标识。
“新生力量正在源源不断涌入,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青年学生乃至新温州人不断传承和接力。”温州市文明办有关负责人说,每年暑假期间,温州上万名中小学生都会成为小小义工参与伏茶点活动,为有需要的人赠送伏茶;除了温州伏茶飘香杭城,红日亭、三乐亭等伏茶点还联合其他社会组织,已在福建宁德、金华永康、台州玉环等地设立温州爱心伏茶点,不断把温州特有的传统伏茶送向全国。
参与伏茶点活动的年轻面孔们。拍友 徐笑媛 摄影
新的历史阶段,温州伏茶精神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今年7月,温州召开市委全会,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发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动员令,在全会报告中还特别提到:健全慈善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激励回报社会的体制机制,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大力培育“红日亭”等民间慈善典型,打响“善行天下”的品牌。
温暖之州,大爱之城。愿温州伏茶万里飘香,把伏茶香的爱心和善举传到更多的地方,用一个个关于“爱”的故事温暖着每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