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出生仅1400克,经过医院新生儿科43天全力救治和护理,‘二壮’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体重已达2360克,顺利回到父母的怀抱。”近日,这名极低体重儿“二壮”从苍南县人民医院出院,家长向该院医疗与护理团队献上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8月6日晚,该名新生儿在苍南县人民医院分娩室出生,胎龄30+1周,出生体重仅1400克,属于极低体重早产儿。家人为孩子取小名“二壮”,期望她能茁壮成长。“二壮”小脑袋仅成人拳头大小,皮肤薄如蝉翼,呼吸微弱,被紧急送往新生儿科治疗。
苍南县人民医院医生介绍,“二壮”在出生后面临着呼吸、营养、感染、发育等重重关卡。以呼吸为例,分娩前虽提前运用了促肺成熟针,但由于孩子呼吸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导致其频发呼吸暂停。医护人员时刻严密监测,最终孩子能顺畅自主呼吸。
营养对新生儿同样非常重要,刚入院时,“二壮”需通过静脉营养提供所需能量,护理团队为她进行了 PICC 置管,保障了静脉高营养的供应,避免患儿反复经历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同时,运用先进的“口腔运动干预”技术,极早期开始进行微量母乳喂养训练,逐步实现从鼻饲到经口喂养的过渡,保障了追赶生长所需的营养。
早产儿抵抗力低,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与手卫生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外界感染风险。24 小时不间断地监护着她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成功抵御了多次感染危机。不仅如此,护理团队引入“发展性照顾”理念,为早产宝宝营造类似子宫的舒适环境:减少光线和噪声刺激,提供“鸟巢”式护理,定期进行抚触,全方位促进其神经系统和体格健康发育。在病情稳定、体重逐渐增长之后,护士高度重视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支持与赋能,鼓励妈妈进行“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增强了亲子情感联结,也为日后的家庭护理打下坚实基础。
温都记者 蒋文泽 通讯员 陈洪冲
编辑 金慧君
审读 郑凌
责编 林剑静
审核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10月24日05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