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的浙BA温杭篮球比赛中,温州市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骆国钢带领团队全程护航,为脚抽筋、崴脚的温州篮球运动员实施紧急治疗,帮助他们迅速重返赛场、助力球队获胜。
运动使人健康,但方法不科学、防护不到位,运动损伤便如影随形。本期,骆国钢医生与大家聊聊如何科学防治运动损伤。
两个小伙子运动不当反伤身
“不恰当的运动方式,不仅不能强身健体,反而伤身、影响日常生活。最近我就接诊了两位典型患者。”骆国钢在运动损伤专病门诊中分享了两个病例。
体重超重的小伙阿峰(化名)为减肥每天跳绳。坚持一周后,他感到膝盖酸痛,尤其下楼梯疼痛明显。他没休息,继续跳绳,几天后,膝盖疼痛加剧,行走困难。膝盖核磁共振显示为“胫骨平台骨挫伤”(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骨性结构),相当于微骨折。骆医生指出,体重超重人群本身膝关节负荷较大,而过度跳绳更易导致损伤。
骑行爱好者小文(化名)新购高端自行车后,隔三岔五骑行,每次骑两三小时。前不久的周末,他与骑友去永嘉风景区骑行,往返五六个小时,回家后大腿僵硬、屈腿剧痛,连坐马桶也困难。次日,他的双腿无法行走,就医发现肌酸激酶高达70000U/L,超出正常值近250倍,确诊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并引发急性肾损伤,需住院治疗。
骆医生解释,横纹肌溶解并非肌肉“溶解”,而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过度运动导致肌肉细胞破坏,内容物进入血液引发系列临床症状,严重时可致肾衰竭。他强调,运动务必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损伤后,中西医结合治疗助康复
“打羽毛球、篮球、跑步或撸铁器械锻炼中,踝、膝、肩等关节损伤十分常见。”骆国钢指出,运动中若感到肌肉或关节酸痛,应立即停止,给予身体修复时间。若勉强继续,易导致疲劳性损伤。
发生急性运动损伤时,应遵循PRICE原则,即P(保护)、R(休息)、I(冰敷)、C(加压)、E(抬高)。切忌热敷、按摩或强行拉伸,以免加重肿胀出血。若你在数日后疼痛未缓解,需及时就医,通过影像学检查,根据伤情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比如超声波、电疗等物理治疗与西药抗炎可快速缓解症状;中药外敷、针灸推拿能促进组织修复;康复训练有助恢复关节功能等。
“康复训练常被忽视,却是恢复关键。”骆医生强调,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肌力、平衡、柔韧等针对性训练。以踝扭伤为例,可进行踝背伸抗阻练习、站立位、屈膝位腓肠肌比目鱼肌训练,同时进行单脚站立、重心偏移等训练,预防再次损伤。很多动作都比较简单,患者可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康复门诊,在康复师指导下掌握动作要领,回家即可训练。大部分运动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来改善,对于严重的关节活动障碍者需要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促进康复,恢复正常生活及重返运动场。
预防运动损伤,牢记五大要点
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骆国钢提出以下建议:
1.充分热身:运动前进行10分钟左右动态拉伸和低强度有氧运动,提升肌肉温度与关节灵活性。
2.选对装备:根据运动类型选择合适的运动鞋与护具,初学者或旧伤者,建议佩戴护踝、护膝等。
3.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与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初学者建议在专业教练指导下学习基础动作与技巧。
4.注意环境:避免雨天户外锻炼;跑步宜选塑胶跑道;跳绳宜在塑胶地面、木地板或专用垫上进行。
5.做好整理:运动后进行适当拉伸与放松。
骆医生特别提醒,对于慢性疾病患者或有运动损伤史的人群,建议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医学中心运动损伤专病门诊或骨伤康复门诊咨询,获取个性化科学运动方案,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更利于健康。
专家简介

骆国钢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外科副主任、温州市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温州市医坛新秀。擅长:肩、膝、髋关节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腰腿痛的保守治疗,运动康复治疗。
温都记者 张晓
审核 王金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