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被海鲜刺伤,能在24小时内夺人性命!近日,苍南县人民医院接诊一例因接触海鲜感染创伤弧菌致死病例。这种被称为“海洋闪电刺客”的致命细菌,正随着夏季海鲜消费高峰悄然逼近普通市民的生活。
前不久,58岁的渔民老黄(化名)突发左腿剧痛送医,入院时腿部已呈现诡异紫黑色。家属回忆没有伤口也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但病情如海啸般袭来:数小时内出现高烧寒战、左腿红肿发烫得像气球。最终血培养锁定“真凶”——创伤弧菌感染,可是为时已晚。
而上个月,温都曾报道一名乐清的老伯,只因被蝤蛑刺了米粒大伤口 ,就感染了创伤弧菌,从手肿痛到多器官衰竭仅23小时,9天后不幸去世。
创伤弧菌被誉为“食人肉菌”,夏天最爱出没,广泛存在于温暖的咸水,近海淤泥,海鱼、螃蟹和贝类等海产品中。其中,牡蛎(头号藏身点)、毛蚶、带鱼等带菌率尤其高。它有个恐怖的特点:通过皮肤小伤口或生食海鲜侵入,手上或者脚上哪怕切菜伤、擦伤、脚气破皮甚至新的纹身,只要接触带菌的海水或者被带菌海鲜刺伤,就能侵入人体。生吃或没煮熟的海鲜(特别是生蚝),也容易感染。
感染后,小伤口会突然变成“火山口”,周围皮肤发紫、发烫,24小时内可能流脓、发黑、起水泡(俗称“闪电溃烂”),高烧39℃以上、打寒战(像掉冰窟窿),头晕乏力(休克前兆),上吐下泻(肠胃被“攻击”)。48小时内死亡率超50%,超过72小时未治疗,死亡率接近100%。
“病情进展比台风还快,上午还只是手肿,下午可能就呼吸困难。”医生提醒,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最易中招。普通人处理海鲜时也别大意,必须戴厚实防刺的橡胶手套。要特别注意有伤口时(即使是蚊子包抓破了、脚气蹭掉了皮、新划的小口子),都要严禁接触海水、海鲜。切生海鲜的刀和砧板,必须专用,用完立刻用洗洁精搓洗加开水烫淋或消毒剂消杀。此外鱼虾蟹贝,必须彻底煮透再食用。
温都记者 何群芳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吕进科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8月18日04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