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祥子的经历,我们感慨命运的无常;读卖油翁的故事,我们感佩于“高手在民间”;读生活中千姿百态的“你”,我们会感受到平凡背后的精彩……
七(2)班 陈宝乐
读你,你的生活通俗而有规律,早上六点,你准时起床,上了街道,静悄悄没任何声音,有风吹过来,都能听见叶子在树上相互拥挤的声音。你也和着安静的节拍,有规律地在扫着地,你是清洁工,是勤劳与干净的化身。
我,在一天遇见了你,见到你为了街道干净,顶着太阳,在街道上行走的你,大汗淋漓但似乎每一次的脚步,都带着坚定不移的态度。
我每天都看着你做同样的事,但你似乎视每一天为第一,带着坚持不懈为动力,以街道打扫为自己的使命。但再看向你那被晒黑的皮肤,那如枯草的干发,如树根的手指,又不禁心酸于你的辛苦。
我终于有一天去问你:“你为什么会来扫地?你不累吗?”而你却摆摆手道:“人老了,没有办法再去干别的工作了,但扫扫地还是可以的呀!”我沉默,也是,人老了,那也会更辛苦,不是去帮自己孩子去带孩子,就是去找工作。
但我似是错了,你似乎并不是因为老了才去扫地打工。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不是天天观察你了,成了与你对话,在与你相处的这几天,我发现,你在扫地时也会累,一到下午,你就会因扫完地而累得叹息,但又一下子精神起来,继续下去,而与你同样工作的同事,是在因为天气的炎热而骂骂咧咧。
在起风时,你会听着鸟鸣。
我想起来,你也许并不是像别人一样为自己而活,你是为这街道,这他人,这大自然而活。
老师点评:
不执着于去描述清洁工们的苦处,而是落笔在他们与自然之间相处细节,他们身上的乐观与自足的生命状态。既让读者感受到清洁工们的不易,又让我们感受到作为普通人身上的奉献的闪光之处。
七(2)班 沈锫熙
读你,读你平凡的模样,读你背影的沧桑,读你生活里流露出的点点锋芒。
哪怕再单调的音符被拼凑起来也能奏起华章,再素净的白纸在岁月的洗礼下也必定开始泛黄;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有他背后的精彩……
你,一个普通的农民,出生在四川的一个乡镇上。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一个妹妹。贫穷使人奋进,使人拼命想跳出“苦圈”,你当然也懂这个道理,年纪尚幼便辍学打工去了。
农村人,懂什么呢,在一九六几年那个时代,又能做些什么——厂里打工给人家修拖拉机。
修拖拉机凭的是力气,拼的是胆量,听着哐哐当当的“噪声”,你却兴奋地站了出来。
你有的是力气,这是农村人最不缺的东西。
厂长望着眼前这个满身黄泥,裤子衣服上还全缝着旧补丁的毛头小子,连看也不看一眼,“我们这只收壮的!”你愤愤瞪了车厂老板一眼,还嚷嚷着。长得矮,又瘦小,无非是先天的劣势,于是你只能是每家每户上门去找车修,好补贴家用。
“东边那户有人车坏啦!”村口大爷叫喊着,你机灵,立马跑出去二里地,左看看、右看看,就是这家了。
二十好几的年轻小伙子,修起车来真是利索,过不了半个钟头就只差试试烧油后能不能用了,你兴致勃勃地弯着个身板,还仔细地检查着,主要是保质保量。
“咱们村里人就是讲诚实!”
日子许是过得太顺了些,拿着修车的钱给阿妹买了书,再去修车却出了事。
“三哥修车时俩手指被卡断了!”阿妹哭着喊,大哥二哥听闻你的惨事也纷纷赶回来,看着你满身的臭汗破烂的衣裳还往外淌着血,里面瞧着的人还吹着牛傻乐“哥啊,我没事!”
手指早断了四根,阻止不了什么。
十几年来你照样干着苦活:扛酒缸,砍木头,修车,拉水不在话下!
老实人就是这点好,坚忍。
终于在经历了八个年头的风风雨雨后,你也娶上媳妇了,蜡黄的脸上透着憨厚的笑。
你们夫妻一起开了家麻将馆,经营了二十多年了,口碑依旧是那么好。
你平凡,你质朴,你老实,你是家里最没出息的那个,却也活出了你自己的精彩。家里门前常常坐着个和善的老头跟我唠,唠着自己年轻时多么威风,呲个两颗大白牙,傻乐着。
读你,读你坚忍,读你吃苦耐劳,读你积极乐观,读你……我的爷爷。
老师点评:
作为孙女,记录了自己爷爷的“年代史”,让读者们感受到了父辈那代人所处的时代与个体之间的紧密联系,读到了那代人生命中的坚韧与乐观。
七(1)班 朱梓睿
她,只是一位妇女罢了。自家开了所面店,连店名都土得出奇——“阿花面馆”。
小小的她,刚开店时,我上幼儿园,每每路过,只记得她那黝黑的脸,还有长着老茧的手。看见我是个胖胖的娃儿,就如那遇见猫条的野猫,露出对黄牙儿,朝着我呵呵笑。
那店里面凄凄凉凉的,一个收银台,三张大桌,和一个后厨,没啥人气。
大大的她,在遇见丈夫下岗失业,便默默地撑起了一个家,不复年轻时的快活。只是那直了的腰,因长年背面粉,扛猪肉不得不勾下了腰。人人打趣她,人人论讨她,她只是望着那晨起的朝阳,染上这条小小的街,染上那气派的云层,再染上她。那眼中的光,如同黑夜中那闪耀的星辰般,直直望着那儿。
开了那么些年,靠着好手艺,回头客不少,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如同往鸡笼里撒了些玉米,母鸡们便发了狂似的争抢。现今儿,要称她为老板娘了。
她还是如往常般,打理着她小小的店铺,身材不复往日,而是越加肥胖,眼中的光越加明亮儿,背如那折弯了的树干,不能复原儿,那脸儿不只是黝黑而是更显苍白无力。老了的她,将大半辈子耗在了这儿,占了一点点的地儿,养活了家,但却对生活更加向往。
她曾在一次拉开店门时,愣了眼儿,店铺里新物多的似乎要满出,屋里的物儿满满的,新新的,她却哪儿都觉得满意十分,心里也满满的。看着这条街上那新开的文具店的那男人匆忙,心里便更有种要奔向光明快感。
她,站在洒满了落叶的地儿,她平凡的如同那尘旧的桌椅,却精彩的养活了一整个家。让那空极了的心,因充实与努力变得满满的。她虽平凡,却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老师点评:
精妙的细节描写,记录了身边一位平凡面馆老板娘的日常点滴。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人对家庭的支撑,对生活的负责,平凡人平凡生活的独有的精彩。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26期
编辑 王树坤
审读 朱彤
责编 郑力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