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像,承载的是拳拳师恩,几笔勾勒,传递的是无价深情。6月30日,在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以下简称:“少美校”)的毕业典礼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谢师礼”正在上演。六、九年级的毕业生们用画笔记录着师者风范,以艺术传递感恩之情。
毕业典礼现场,卡通画像、水彩写生等各式画作搭配着大大小小的画框,承载着毕业生们对老师深沉的感谢。九年级毕业生黄沐卉精心准备了三份特别的礼物:一幅校长肖像画,两幅老师水彩肖像画,以及五六个亲手设计并制作的Q版头像亚克力挂件。她回忆自己创作过程笑着说:“那段时间我总是直勾勾地盯着老师看,想要记录下他们最美好的样子,又生怕被发现。虽然一张画纸很轻,但承载的却是我对老师们最深沉的喜欢和感谢。感谢老师一直陪伴我走在追寻艺术的路上。”毕业前夕,黄沐卉以优异成绩被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录取。
今年被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录取的九年级毕业生李扬依,则选择用明艳的卡通风格描绘她心目中的美术老师:“在我心中,潘老师就是个‘多巴胺女孩’,她的衣服总色彩缤纷,总能给我们带来满满的能量。”李扬依听说毕业要画一幅画送给老师时,她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下乡研学的场景。“这幅画我没有过多的艺术加工,而是用最写实的方式,记录那些温暖的日常。”毕业典礼上,每幅赠送给老师的画作都凝聚着独特的师生故事,笔触间流淌着师生最真挚的情感。
毕业典礼上,毕业生赠送画像的环节,演绎了一场师生间的双向奔赴。孩子们拿着那幅沉甸甸的画作,朝舞台上的老师奔去。老师们则是张开怀抱接过画作,还不时给出一个大大的拥抱。舞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每幅作品都是一份惊喜盲盒,孩子们不仅精准捕捉了我们的神韵,还将师生间的温馨细节融入画中,这份用心最让人感动。”九年级班主任李晓动情地说。
而在六年级班主任叶爱周的家中,有一面特别的“收藏墙”,这里珍藏着叶爱周历届学生赠送的画像。“这些画作是无比珍贵的礼物,收藏它们既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这段师生情谊的守护。”叶爱周表示,每当毕业生来看他时,“收藏墙”上的“宝贝”总是会唤起孩子们那段美好的校园记忆。
赠送画像,作为少美校的一项传统活动,迄今已经持续了八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育实践体系。学校每学年举办“迎新赠画”与“毕业谢师”两场活动,秋季新生入学时,学长学姐为新生绘制肖像画,传递温暖,也为他们埋下一颗艺术的种子;毕业季,毕业生们为恩师作画,传承尊师重道的中华传统美德。
当画像成为跨越时空的情感纽带,教育的真谛便在笔墨丹青间得到最美的诠释,生动践行了该校“求美先求真与善”的校训精神。
“通过画像,不仅能见证学生的专业成长,更能感受他们以艺术表达情感的能力。这种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该校校长姚胜荣说,少美校的毕业典礼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台下学弟学妹看到学长为老师赠送画像,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情感的传承,让教育在艺术熏陶中自然发生。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21期
“好学”记者 石霖
编辑 子衿
审读 夏忠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