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请大咖|李碧:总有阳光在“蒲”照

2025-05-19 08:45 掌上温州客户端 

有请大咖.jpg

李碧 教育硕士,温州市蒲鞋市小学(集团)党委书记,正高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温州市名校长,全国文明家庭,浙江省党代表,浙江省春蚕奖,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入选浙江省中小学校“双带头人”党组织书记典型。 

教育感言:教育,唤醒和成全每一个生命精彩!


她像一株蒲公英,轻盈却执着,将希望的种子裹进风的怀抱;她是一束光,温暖而坚定,照亮每一颗稚嫩的童心。她用三十年时光践行着自己“以爱育人、以书润心、以公益聚力、以联动赋能”的教育理想,书写关于爱与光的篇章。

她是李碧,她是孩子们口中的“校长妈妈”。

01

这声校门口的问候
11年风雨无阻

一袭优雅的长裙,一张笑意盈盈的脸庞——每天清晨,李碧的身影总会早早出现在校门口。“同学们早!”“校长妈妈早!”击掌、拥抱、挥挥手,李碧热情地跟每一个进校的孩子打招呼。从温州市百里路小学,到南浦小学,再到蒲鞋市小学,四季轮回,11年间,在每个校门口,这样的温暖传递了无数次。

李碧不愿做一个“窝在办公室里”的校长,更不想当一个“高高在上”的校长。她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让孩子从走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记得把明媚的笑容挂在脸上,把热情的问候挂在嘴上。

“第一天站在校门口,孩子们都不敢跟我打招呼。但一个星期后,孩子们都会热情地飞奔而来,接送的家长也会点头微笑致意,我们的距离就拉近了。”当年轻教师问她是如何坚持每天早晨7点到校、风雨无阻地站在校门口,她笑道:“你看,孩子们眼里的光,就是我永不迟到的晨钟。”

downLoad-20250519083608.jpg

02

这座流动的“博物馆”
让孩子们学会爱、看到美

“教育是爱的艺术,是心的共鸣。”这是李碧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教育生涯中,关爱学生始终是核心命题。

孩子的饮食健康是家长和学校最关切的事。李碧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食材,叮嘱厨师们“做菜的标准就跟给自己家人做吃的一样。”中午她会挨个教室看孩子们的餐盘,菜的分量够不够、孩子们吃得香不香,都是她关心的。她让孩子们投票评选“我最喜欢的菜品”,再请厨师把学生喜欢的菜品制作过程拍成视频,供家长参考。

除了饮食健康,李碧还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小学阶段要做点和考试、分数无关的事,多做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关的事,更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为此,学校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活动),在双井头校区建造了“生命健康科学馆”。去年冬天,在她的倡导下,龟湖校区的学生们开展了校园自然美育“抱抱树”项目化学习,校园里的树木在孩子们的巧手下穿上了“漂亮的毛衣”,变成了让人一抱就开心的“抱抱树”。

李碧认为,儿童时代的幸福是整个人生幸福的重要部分,一切的教育都应该指向儿童的幸福。今年学校在进门的显眼处精心打造了一个“蒲公英艺术馆”,目前展示着六年级学生的毕业作品。“学校就是一个流动的‘博物馆’,我们要努力把每个活动都打造成让学生难忘的记忆,让他们学会爱,看到美。因为在爱里,在美里,有快乐,有成长。”

A1.jpg

03

这位“校长妈妈”读的故事
点击量破百万

2020年末,李碧在网络平台(喜马拉雅)开设了《校长妈妈读书》栏目,每天给孩子们读半小时故事,坚持至今已读了4000多个故事。“4000多条音频,涵盖了1000多个绘本故事,点击量超过百万。”李碧说,她专门读一些儿童文学类和亲子教育类的书,家长可以在接送孩子的路上,一起听故事,亲子 “不管是作为语文老师,还是作为学校的管理层,我一直在努力推动阅读。这是为学生终身素养奠基的工程,任重道远。”李碧坦言,她想做的是让阅读惠及每一个孩子、教师、家长,以及更多的人。她为老师上阅读指导课,为学生和家长上亲子阅读课,还为家长送家庭教育专业书,“我希望阅读的推动工作,可以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教室到一所学校,从一所学校到一个个家庭,从一个个家庭最终走向社会。”从百里路小学的“易家亲子诵读会”到南浦小学的“亲子平行阅读会”,再到蒲鞋市小学的“慧阅读”,李碧用阅读之光点燃和引领了一群人。

多年来,温州市图书馆、各县(市、区)图书馆都有李碧的身影。她走过西藏、福建、广东、山东以及浙江的许多地方,累计开展了一百多场公益阅读讲座和阅读公益课,辐射上万家庭、教师。

A2.jpg

04

这些“互联网+”的尝试
推动教育走向共富

“公益不是短暂的火焰,而是永恒的光源。”李碧相信,善意的微光汇聚,终成照亮人间的星河。十四年,李碧的公益教育足迹跨越山海。她多次赴西藏、四川阿坝、宁夏等地支教,并借助互联网搭建“空中飞课”平台,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聆听优质课程。她说:“教育共富不是口号,是行动。哪怕只能点亮一盏灯,也要让光传递下去。”

2022年5月,李碧带领老师们参加温州市乡村美育空中飞课行动,“承包”了泰顺南浦溪镇中心小学的所有美术课。老师们为孩子们送上了600余节美术课,批改了10000多份美术作业;疫情期间,李碧组织党员老师通过直播,用跨学科阅读的方式,带领300多位海外华裔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西游记》,设计了遇见《西游记》的“N种打开方式”:声乐老师教唱《西游记》主题曲,并结合教唱温州童谣,美术老师教皮影戏等等,让爱漂洋过海,链接世界的远方;她发起“1+1=爱 关爱留守儿童”项目,足迹遍布温州多个乡镇,有三年的暑假在泰顺为留守儿童开设夏令营,有七年的寒假为“小候鸟”开设冬令营,还带着老师一起为1000多位留温务工子女开展“云端冬令营”;她带领爱心人士结对帮扶近300位留守儿童,筹集并捐助了30万余元……

公益活动的影响力从一个人蔓延到一群人,南浦党员阳光志愿队、家教公益讲师团、学生志愿队、家长志愿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公益送教,共同成长,这些事非常有意义!”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李书记让公益成了孩子生命中的必修课。”

05

这个家校社联动的生态圈
让每朵“蒲公英”自由生长

“蒲公英”在蒲鞋市小学被赋予了多重意义,象征着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还象征着智慧和希望。李碧希望,学生们能够像蒲公英一样,在知识的田野上自由生长,“教育不是孤岛,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育的生态圈。”为了让每一朵小小“蒲公英”飞向更辽阔的天空,李碧以创新实践打破边界,全力推进家校社共育。

2024年,蒲鞋市小学龟湖校区外墙上,一幅12米高的巨型运动图形远眺表惊艳亮相。这一家校社联合研发的成果,将传统视力表改造为跑步、跳绳等运动图案,既保护视力又激发运动兴趣。李碧说:“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加上专家支持,让健康教育变得生动有趣。”该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成为全国近视防控的创新范例。

去年8月中旬,温州市优秀小学校长一行赴四川阿坝开展送教送培活动。李碧的家庭教育主题讲座吸引了众多家长参与。结束时都晚上6点半了,家长们仍意犹未尽、不愿离去,一位家长还在路上拦住她想加微信,因为觉得“讲座特别好!”

“别做探照灯刺伤孩子,要当月光温柔相伴。”李碧常对焦虑的家长说,要让家庭成为孩子的“最暖港湾”。作为鹿城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和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活动超百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组织“云家教”微课200余次等。据不完全统计,她的家庭教育线上线下讲座受益家长老师达百万余人,她也先后在长三角家校论坛和浙江省家庭教育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从关爱到阅读,从公益到联动,李碧以蒲公英的姿态,将教育的温暖与力量播撒四方。她说:“我只是一道微光,每个人也都是一束光,当无数光汇聚在一起,就能阳光普照。”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15期

“好学”记者 华晓夏

编辑 朱奕

审读 夏忠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02B20250518C.jpg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