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达人|翰墨少女颜奕瑾 笔锋游走间,挥墨泼星汉

2025-05-12 10:53 掌上温州客户端 

校园达人.jpg

5月1日,初夏的味道愈浓,鹿城七都岛的稻田中蛙声此起彼伏,织成一张懒洋洋的网,兜住了午后的时光。假日的岛上游人如织,不过这些和眼前的这位少女没什么关系。她正立在书案前,杏仁般的眼睛里映着笔墨纸砚,握笔的手腕悬得稳稳当当,笔尖一落,纸上就有了灵魂。

她叫颜奕瑾,一个学了6年书法的小学生。写字的时候,周围的一切仿佛是凝固的,运动的只有她的笔尖,而她的字仿佛会飞的蝴蝶,得用笔尖轻轻拢住。墨汁在砚台里转着圈,漾出黑玛瑙般的光泽,一幅新的作品要完成了。


颜奕瑾

温州市南浦小学六年级学生

曾获奖项:

温州市鹿城区第三十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书法比赛一等奖;

2025年鹿城区中小学视觉艺术素养比赛一等奖;

2024年鹿城区中小学视觉艺术素养比赛一等奖;

第十四届“墨池杯”中小学生毛笔一等奖;

“趣味笔墨杯”首届全国书画大赛

书法之星;

首届“千岛湖杯”全国书法大赛提名优秀特等奖;

作品曾参加“流动艺术馆”学生美育成果校园巡展、鹿城区“寻温记”中小学视觉艺术素养比赛优秀作品展

启蒙 吸引与热爱

小时候,奕瑾家隔壁住了一位书法老师厉茉。她是温州女书法家协会的会员,从事书法近二十年。有一天,小奕瑾溜到厉老师的工作室,看见老师正专注地写字,笔锋游走间,一个个灵动的汉字跃然纸上。颜奕瑾不禁看痴了。厉老师抬头发现了这个小可爱,邀请她坐下,耐心地给她讲解书法的奥秘——从握笔姿势到笔画的起承转合,还手把手教奕瑾握笔、运笔。在她的指导下,奕瑾写下了生平第一幅书法作品。虽然写出的笔画歪扭稚嫩,但她在那瞬间被书法深深吸引,从此开启了书法之路。

初露 天赋与努力

从她握住毛笔的那天起,放学后的乒乓球台再也没等到那个穿校服的身影;教室后排的储物柜里,悄悄多出一沓浸透墨香的毛边纸,最上面那张的“永”字第八次描出了界,洇开的墨花里藏着六点半的夕阳。

厉老师很喜欢这个沉稳安静、一脸灵气的小姑娘,“从来没见过这么有天赋还努力的孩子,你不叫她坐下,她可以站着四五个小时练字。”

老师给她看各种各样的书帖。当看到隶书时,奕瑾眼前一亮,怎么会有这么文雅又具古意的字体?她忽然想起屋檐下的雨帘,也是这样从容地垂落。隶书的书写原则是“蚕头燕尾”,收笔时手腕轻轻一旋,下墨处会飞出一只振翅欲飞的墨色燕子。颜奕瑾聊着聊着会突然想起,昨天没写完的“夏”字,最后一捺应该再添三分圆柔水意,像那阵掠过初夏稻田的晚风。

A1.jpg

淬炼 敏感与钝感

奕瑾主攻隶书,最喜欢的字帖是《张迁碑》。对于字体的变化,她很敏感:帖子上的字看似结构松散随意,实则暗藏玄机,每个字都像一个紧密团结的小宇宙。字体以方为主,却又在不经意间融入一些灵动的圆笔,方圆结合、刚柔并济。好的作品,需要不断地临摹,提升后加上自己的创作才能成形。字帖全文超500个字,奕瑾每次都要用上几十个小时去完成。六尺宣纸上,每一笔倾注了她的专注与执着。

平时生活里,奕瑾又是一个钝感很强的孩子:同学们喜欢的玩具盲盒、扮靓流行,她都没什么兴趣。班主任陈建双老师说:“可能是学书法的关系,奕瑾上课时极为专注,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陈老师说,奕瑾身上有一种坚韧的力量。长时间握笔让她的手指酸痛不已,长时间站立让她腿脚麻木,反复的练习也曾让她心生小小不耐烦,但她的字典中没有放弃二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都承载着她的热爱和专注。

日常 支持与陪伴

奕瑾的爱好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姐姐为她挑选书桌、毛毡、笔、墨和纸张,送她自己最喜欢的字帖;妈妈风雨无阻接送,一节课下来,奕瑾手指酸痛,握不稳笔,妈妈还会帮她按摩手指,和她一起做手指操;爸爸则四处探寻各类书法展会,陪她开启一场又一场的艺术观摩之旅;爷爷也是一名业余书法爱好者,会从独特视角解读书法,她最喜欢跟爷爷一起探讨。

在全家人的无私支持下,那颗热爱书法的种子已然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书法之路,漫长而艰辛。而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成功法则藏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下。这天的书法集训结束时,暮色已漫过窗台,砚台里的残墨凝成小小的湖泊。奕瑾把当日临的字帖仔细折成纸船,船头朝着月亮升起的方向。她知道,那些在横竖撇捺间游走的时光,终会载着她驶向星辰大海。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14期

本版主持 “好学”姐 丁海琴

编辑 朱奕

审读 徐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06B20250511C.jpg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