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近日,阿珍(化名)再次来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对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文治,麻醉医师吴辉主任及护士们表达感谢。此前,因孕晚期重症胆管炎,辗转一周来到温医大附一院求助,在几乎没有创伤的情况下,完成了内镜手术,成功解除胆道梗阻,控制了严重的感染,既保障了母婴安全,又创造了内镜手术个体化选择的新典范。
阿珍在怀孕28周时突发持续腹痛,难以进食,检查发现转氨酶显著升高,胆囊及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显著扩张,最终确诊为胆总管结石伴急性胆管炎。单纯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无论外科手术,还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都非常成熟,但叠加晚期妊娠,病情就变得相当棘手,传统外科手术难以开展,而常规ERCP需要依赖孕妇最为恐惧的“X”射线。
在困难面前,医院高度重视,立刻组织消化内科、产科、肝胆外科、麻醉科、放射科、感染科等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方案,打破常规,拟左侧卧位,尽可能少用或不用X射线完成ERCP,最终,在消化内镜中心团队的努力下,和既定方案一致,无射线下完成了ERCP手术。
所谓ERCP,指的是经口将内镜送入十二指肠治疗胆胰疾病,可无创伤取出胆胰管结石、解除胆胰管梗阻,尤其适用于胆总管结石、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胆胰肿瘤患者。
“传统的ERCP手术往往需要依赖射线,射线相当于定位,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胆管和胰管。而阿珍是一名孕晚期患者,尽管医学指南认为可以接触少量射线,但对孕妇本人及家庭来说是无限的‘恐惧’,无射线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完全靠医生手感,医护精准配合,才能完成,这个难度可以说是ERCP手术中最高难度的。”想起当时的手术场景,温医大附一院内镜中心护士长许多不禁为吴文治竖起了大拇指。
吴文治介绍,对孕晚期患者做无射线ERCP手术,不可预知情况非常多,医护承担的压力非常大。首先是体位上,不采取常规的俯卧位手术,采用左侧卧位,避免子宫受压,其次,由经验丰富的麻醉团队实施清醒镇静麻醉,全程监测胎心及母体生命体征,确保供氧稳定,减少麻醉对胎儿影响;而在手术上,完全依赖医护平常的技术配合经验积累,动作协调一致,尽可能没有多余重复动作,尽可能不需要X射线辅助,尽可能减少一切手术可能带来的并发症,“手术非常成功,15分钟就完成了。没有X射线的ERCP对孕妇来说,完全就是超级微创的‘绿色’ERCP。”
温都记者 蒋文泽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黄云峰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4月16日04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