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温解字|陆游曾在温州当过官吗?

2025-01-20 15:14 掌上温州客户端 

解说“温州字”,读懂这座城。《说温解字》栏目将通过与温州相关的字(词),带着同学们踏上溯源历史的寻觅之旅,一起探索瓯越山水文脉,领略优秀传统文化。本期解读的关键词——陆游。

孩子们对课本上陆游的诗应该都不陌生,他也是考试题型中的“常客”。

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上的爱国诗歌《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自称一生“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中国现存诗歌数量最多的诗人。其实,陆游跟温州有着不少渊源,他给温州留下不少诗篇,句句珠玑。很多人认为,他在温州当过官所以留下诗作。但也有人说,他只是路过温州,游玩时兴起而作。

陆游是否任过瑞安主簿?

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陆游参加了朝廷举行的“锁厅试”。这是专门为在任官员及恩荫子弟举行的考试。陆游凭实力拿到了第一,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很是恼怒。在第二年的省试中,秦桧暗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陆游直接名落孙山。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秦桧去世,陆游才盼来出头之日。宋高宗起复了一批被打压的忠臣良将,经恩师提携,30多岁的陆游终于迎来了仕途的起步。

《宋史·陆游传》:“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始赴福州宁德簿。”《宋史》认为,陆游的仕途从担任宁德主簿开始。但陆游在任宁德县主簿前的两年时间里,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这两年他在干什么呢?有学者认为,他先是在温州瑞安当了两年主簿。

“县主簿”,职责相当于现在的县办公室主任,为八品官员。古代县级官员中,主簿位于县令和县丞二职之后。

明弘治《温州府志》记载:“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为瑞安县簿,赞治得宜,吏民爱之。”在这份古籍中,明确提到陆游是当过瑞安主簿的。在明永乐年间或更早些时候,陆游还曾入列瑞安名宦祠(纪念有德官员的祠堂)。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晚清画家赵之谦客居瑞安,写有《章安杂说》一文。他在文中写道:“瑞安署后西偏,有陆放翁祠,祠前有亭,曰放翁亭……里巷犹传主簿贤。”也就是说,当年瑞安的民众都在传诵陆游主簿的贤名。

《陆游研究》一书的作者邹志方教授也在书中明确写道:陆游在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三月开始在瑞安担任主簿。

其他一些佐证也都指明陆游曾在瑞安当过官,但因《宋史》认为他的仕途是从福州宁德主簿开始,便一直有所争议。

对瑞安文史颇有研究的谢公望先生就认为,陆游在温州,一路写了三首诗,连起来看,地点分别在温州市区、瑞安、平阳,他认为这条路线刚好是陆游赴任宁德主簿途中所经之地。

陆游关于温州的诗篇

不管陆游有没有在温州当过官,他的确在温州留下了不少诗篇,至今为人所传颂。

陆游对温州非常了解,写诗点赞雁荡山的《菖蒲》:

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直。

清泉碧缶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

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

根蟠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

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

陆游也游玩过市区的江心寺,他在这里写下《戏题江心寺僧房壁》:

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也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

在瑞安,他留下了《泛瑞安江风涛贴然》,道出了自己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意气风发:

俯仰两青空,舟行明镜中。

蓬莱定不远,正要一帆风。

在平阳县,陆游受到县令卢炎的款待,小驻前仓(今钱仓)驿。30余岁才出仕的他借《平阳驿舍梅花》抒发不负浩荡皇恩的使命感:

江路轻阴未成雨,梅花欲过半沾泥。

远来不负东皇意,一绝清诗手自题。

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陆游北归经过温州,又赋有《至永嘉》,称“自来福州,诗酒殆废。北归始稍稍复饮,至永嘉,无日不醉,诗亦屡作”:

尊酒如江绿,春愁抵草长。

但令闲一日,便拟醉千场。

柳弱风禁絮,花残雨渍香。

客游还役役,心赏竟茫茫。

31B20250119C.jpg

“好学”姐:连佳佳/文

编辑 黄敏

审读 徐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