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名师团·文心2.0 苏轼访温记

2024-03-22 17:25 掌上温州客户端 



写了一篇作文,自我感觉良好,结果评分却不高,或者感觉写得一塌糊涂,却有意外之喜。自己的作文好在哪,不足之处又有哪些,浑然不知。
《新苗周刊》“文心2.0”栏目,旨在为孩子们的写作问题答疑解惑,通过导师精辟点评,实现作文升级“2.0”。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写作困扰,可以把自己的习作发给我们,我们将邀请助学团的名师为大家的文章“望闻问切”。


指导老师:白瑞伦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办公室主任、一级教师,鹿城区教坛新秀。曾获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温州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温州市素养作业设计评审一等奖、温州市班会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20余项教学荣誉,多次在省、市、区级活动中执教公开课或作观点报告,多个课题、论文、案例获省、市、区级奖项。



第一稿
苏轼访温记(题目很有创意)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2019级(3)班 叶依诺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这首诗在我们班非常流行。而我读报发现,苏轼和温州美食竟然也留下了故事,他写过“三寸黄柑擘永嘉”,还写过“丁公默送蝤蛑”。这位大文豪一副吃货的样子真是太有意思了。(小作者对苏轼还是比较了解的,建议聚焦“吃货”让开头更有意思。)

读着读着,我的报纸开始直冒青烟,且越来越大。霎时,我看见一人从报纸中走出。渐渐地,青烟不见了。我定睛一看,这留着长胡子、闭眼吟诵的人,跟语文课本上的插图怎么那么像?(苏轼的出现有些突兀,建议合理想象,展开写写你和苏轼的相遇过程。)

这人不紧不慢地朝我作揖:“在下苏轼,请问这是哪里?”我心想,cosplay我见过不少,但这出场方式非同凡响呀。(此处的调侃有些不当)我赶紧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这里是温州,我是2024年的小学生。”苏轼答道:“哦,原来这是千年之后。”我脑子里迅速扫过苏轼的简介,此人生于1037年,宋代。“请随我来。”我拉着苏轼赶往朔门古港遗址。(为何会带苏轼去“朔门古港遗址”,没交代清楚,因此显得有些突然。)

“这不是我当年来温州坐的船吗?”(苏轼真的来过温州吗?建议基于史实展开合理想象)在遗址,苏轼看着一艘沉船若有所思。我介绍道:“朔门古港遗址,位于温州古城朔门之外,瓯江畔北埠之上,近几年因挖隧道而被发现,是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印证,国内仅有,世界罕见,被列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苏轼捡起瓷片,慢慢拼凑出了一个酒壶的轮廓。此时,北宋时期千年商港的繁华景象也如酒壶一样渐渐拼搭成形,像画卷般呈现在我眼前,千帆如梭,商贾云集。“你看,连江心屿的东西双塔也还在。”苏轼望向瓯江,如见到了老朋友般,发出爽朗的笑声。

闲谈间,苏轼提到了当年因商港而美名远播的温州美食,如瓯柑、蝤蛑等。我赶紧用手机点了外卖,不到一小时,糯米饭、猪脏粉、鱼圆汤等各色美食全部到位。苏轼感叹道:“你这孩子穿着布衣,想不到竟有如此呼风唤雨的能耐。”我答道:“生活在2024年的温州,人人都能做到。”我拿出手机,向苏轼介绍了网上购物、网约车、视频通话、交作业钉钉打卡等生活日常。酒足饭饱,苏轼的心和味蕾都被千年后的生活给“征服”了,便乘兴题诗两首《游温州》《赠叶依诺》。我心中一乐:这些诗以后会不会收入语文课本?那同学们可是要背诵的。(这部分虽想象丰富,但内容前后关联不强,想要表达的主旨不够明显。)

我正美滋滋,就听见妈妈的声音“起床啦”。糟糕!苏轼不见了。


指导老师点评














【总结】

病因:小作者奇思妙想视角独特,但细读文本会发现两个较大问题:一是关于“想象”。文中有些地方的想象不够展开(如相遇时、带苏轼去古港时等),有些地方的想象过于“奇幻”和文章的风格不符(如苏轼的出现),有些地方的想象不太合理(如苏轼是否真的来过温州?);二是关于“主旨”。文章想象丰富,但作者借助苏轼来访温州想要表达什么值得思考。

处方及治疗:

要让自己的“奇思妙想”看起来更“合情合理”。所以可以借助对话、还原场景等方式把你与苏轼相遇、同游的过程展开写一写,写的时候要关注前后的逻辑,让故事更自然。其次,作为更高要求,你可以试着让文章既有丰富的想象,更有深刻的内涵。

具体修改策略如下:

1.理清文章的脉络,写清楚。本文可以从“与苏轼相遇”“与苏轼同游”“与苏轼同聊”三个部分开展,让故事更清晰。

2. 展开合理想象,让你与苏轼的见面更自然一些,让你与苏轼的同游、同聊更自然一些;查找关于苏轼与温州的资料,基于历史展开想象,让苏轼来访温州更真实一些。

3.可以抓住语言重点刻画场景,想一想你和苏轼之间的对话,用对话推进故事。

想想借助苏轼来访温州,你想表达什么?可以将自己对温州这座城市的理解和自豪感融入你与苏轼的对话,凸显文章的主旨,让文章深刻(当然,这是更高要求)。


最终稿
苏轼访温记

温州市广场路小学2019级(3)班 叶依诺

那日,我静坐在瓯江畔,细读着苏轼的故事。读到他被贬岭南后写下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心中暗喜,没想到一代文豪苏轼竟是一位十足的吃货。更没想到,温州的美食也曾吸引着这位吃货,让他写下“三寸黄柑擘永嘉”,还写过“丁公默送蝤蛑”。我心想,要是这位吃货来温州,我定要带他好好游历一番,尝“黄柑”吃“蝤蛑”……

想得正入迷,只听见一声:“在下苏轼,请问这是哪里?”抬眼望去,一位长胡子老者,将竹杖轻倚在长凳旁,不紧不慢地朝我作着揖。我一惊,心想:“这身装扮好生奇怪,好像在哪看过,对,书中的插图……”

正当我纳闷,只听见那人又说道:“在下苏轼,请问这是哪里?”我看这人气宇非凡,赶紧毕恭毕敬地鞠了个躬:“在下2024年的小学生叶依诺,此处为温州。”看那人也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小声嘀咕着:“哦,原来是千年之后的温州府。”我脑子里迅速扫过苏轼的简介,此人生于1037年,宋代。想到这,我大呼:“你真是苏轼?苏轼竟然真的来温州了。”

“苏大学士,您可曾来过温州?”

“不曾来过。但我与这儿颇有渊源,我的偶像是永嘉郡守谢灵运,我的好友杨蟠曾是温州知府,就连我的书童也曾经是温州人。早就想来,可惜山高路远呀!”

“难怪你会写下‘自言官长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既然来了,我便带你去游历游历。”说着我便拉着苏轼赶往朔门古港遗址。

伫立在朔门古港遗址,苏轼看着一艘沉船若有所思,对我说道:“当年温州府通江达海,水路十分便捷,这个商港可是船帆林立、商旅众多。”

“我当然知道,这个古港是近几年因挖隧道而被发现,是温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印证,国内仅有,世界罕见呢!”我拍着胸脯说。

只见苏轼捡起瓷片,慢慢拼凑出了一个酒壶的轮廓。此时,北宋时期千年商港的繁华景象也如酒壶一样渐渐拼搭成形,像画卷般呈现在我眼前,千帆如梭,商贾云集。

“我们用过的瓯窑瓷器、温州黄柑等等想必都是从这运出来的!”

“您说的黄柑就是瓯柑吧。既然来了,我也要尽地主之谊。”我赶紧用手机点了外卖,不到一小时,糯米饭、猪脏粉、鱼圆汤等各色美食全部到位。苏轼感叹道:“你这孩子穿着布衣,想不到竟有如此呼风唤雨的能耐。”我自豪地答道:“这儿可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呢,在这儿一切皆有可能。”

吃着温州美食,大文豪赞不绝口。看他如此爱温州,我便更加自豪地向他讲述温州秀美风光,讲述千年来的温州故事,讲述这四十年来温州人的拼搏精神……

“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还没等我讲完,一转身,苏轼不见了,只留下瓯江水还在奔流不息。



超级新苗火热投稿进行时

投稿邮箱:

wenduxinmiao001@sina.com

凡在《新苗》版面刊发作品的小作者,请在稿件见报一个月后到温州都市报稿酬领取处(市区公园路105号808室),凭稿件见报当天报纸和学生证件领取稿酬(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咨询电话:

88096791



编辑 夏忠信

审读 徐卉

责编 黄敏

监制 刘旭道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