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回归真实!这个全国论坛发布“鳌江共识”

2023-05-31 15:10 掌上温州客户端 

“老师,您来看看,这是我们刚剪的兔年大吉。”

“老师,您来尝尝,这是我们刚煎的蚕豆糍粑。”

“老师,您来玩玩,这是我们的陶艺小作坊。”

5月28日中午,鳌江边江风习习。平阳县鳌江滨江小学一楼大厅,前来参加全国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论坛的600多位嘉宾,参与体验鳌江学区下属5所幼儿园、8所小学和3所中学的精品劳动课程成果展示。鳌江四中太平钿剪纸和传统造纸术、前进小学“豆你玩儿”蚕豆主题文化展、鳌江一小景泰蓝制作、新纪元蓝田小学青花瓷主题展等纷纷亮相,各个学校在各自展区派出主持人和劳动代表,向与会来宾介绍主题劳动课程和劳动成果。“没有想到,鳌江这么小小的镇,劳动课程这么丰富。”来自辽宁省铁岭市教育拓展中心的贺英老师竖起大拇指。

本次全国中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论坛由《中国教师报》、平阳县教育局和鳌江镇人民政府主办,鳌江学区承办。5月27日、28日两天,论坛在鳌江滨江小学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让劳动教育回归真实”。论坛设主旨演讲、案例分享、自由演讲、点评报告、成果展示、圆桌沙龙等环节。闭幕之前,论坛发布七条劳动教育“鳌江共识”。第一条是:人的一生是劳动的一生。对于孩子而言,不是长大了再去劳动,而是要在劳动中逐步长大。我们需要引导孩子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上午,论坛由《中国教师报》总编辑储召生致开幕辞。他谈到,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劳动教育的深刻阐释,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他还强调劳动教育,实话实说,不是新鲜的话题。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很多劳动教育变成形式主义,变成了走秀。“劳动目标大而虚,有的小而窄,如何走出误区。”所以主办方将本次论坛的主题定为——“让劳动教育回归真实”。

开幕致辞后进行了两场主旨演讲,主讲人分别是中国教科院劳动所所长王晓燕、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综合部副主任管光海。王晓燕博士主要针对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做了主旨演讲,提出要注重学生的平时表现评价和阶段综合评价。评价内容要紧扣课程目标、内容和劳动素养要求,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表现出的劳动素养水平。强调要“真劳动 深劳动 博劳动 广劳动”。管光海老师则认为劳动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劳动课程涉及到技术,但侧重于工具的使用、材料的加工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等劳动能力,强调解决真实问题。

中午,与会嘉宾参观鳌江学区精品劳动课程成果展示,并和学生老师们互动,对每个学校课程进行打分。下午,鳌江学区主任方德裕做学区经验分享,主题是《“1+X”区域劳动教育新样态——区域推进劳动教育的鳌江实践》。“1+X”区域劳动教育理念指的是:“1”指基础劳动,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家校社协同劳育机制,每一个学生都参与,每一所学校都实施,夯实劳动教育的基础;“X”指学区各校根据学校文化、课程基础、地域资源自主探索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形成“一校一品”,各校百花齐放,让劳动教育走向多样态发展。物质是基础,通过劳动形成热爱劳动的品质,最终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

方德裕同时强调,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让劳动教育回归真实”。鳌江学区的劳动教育在未来的实践中要警惕过度课程化,警惕作秀式劳动、景观式劳动。随后,滨江小学、梅源小学、鳌江五小、鳌江四中西塘校区、新纪元蓝田学校初中分校、浙鳌中学等负责劳动教育的专职副校长,在论坛上做学校经验分享。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黄辉、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做点评。黄辉认为,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劳动教育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社会性,显著的实践性。我们坚持做有劳动、有实践、有教育、有温度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方协同、五育融合的实践教育。这样的劳动教育不只是流汗,更重要的是培养劳动精神。成咸荣肯定了学区下属学校在劳动教育方便取得的成绩,并强调要坚决克服劳动的替代化现象:家长代替值日、代替完成劳动作品,雇人负责校园打扫,小农田让外来人包干,劳动记录或评价单请人完成……消除替代性劳动,让学生走向劳动自觉,劳动习惯养成就在其中。

通讯员 钱金勇 章宇

编辑 孙立彭

责编 林剑静

审核 陈侄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