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温州!他们的故事,让人红了眼眶

2023-03-09 21:51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49919

致敬最美!3月9日晚,2022年度“最美温州人·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揭晓,胡温中、郑小侠、胡俊远、张志胜、张国华、吴宏达、李美珍、谢秉政、陈志康、杨君崎、邱振光等被评为2022年度“最美温州人·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林爱莲、陈洁、罗小双、朱晓光(已故)、陈建华(已故)、邵嘉斌(已故)、叶永亮(已故)为年度致敬人物,古港遗址考古队、电力“背包客”志愿服务队伍、温州医科大学“肤生工程”团队、第十七届省运会温州体育代表团、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获年度集体奖。

感动温州十大人物

胡温中

致敬词:命运和你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几乎置你于深渊之中,在看似无边黑暗里,你却成为了最坚强的灯塔,为数千名来自星星的孩子,照亮夜空。你是一位父亲,也是一名慈善家,你让人读懂八个字:父爱如山,大爱无疆。

胡温中,鹿城人,温州市壹星酿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市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副理事长。他是自闭症双胞胎的父亲。15年前,他在陪伴孩子干预训练过程中,看到许多家庭没有干预资源而全国奔波,感同身受的他将千里之外的干预训练资源对接到温州,十余年为3000多名自闭症儿童提供康复训练服务;他又看到大龄自闭症群体难以融入社会,和家长积极发起成立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并创办壹星酿烘焙坊探索温州心智障碍者就业支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创办至今,开展就业培训超300场,培训受益超2000人次,目前在岗实践的孤独症青年十余人。他于2018年获鹿城区最美助残人,2021年8月获评中国好人。

李美珍

致敬词:9名留守儿童不是你的骨肉,却都胜过亲生。你用母爱的羽翼撑起天空,雨雪风霜,全部挡住,家庭教育,一肩担挑。你的故事告诉大家,水浓过了血,人性的善,超越了亲情。

李美珍,泰顺县司前畲族镇新北村村民。2015年,因为关注到留守儿童缺少关爱,她先后将9名留守儿童接到自家,成为一群孩子的妈妈。照顾孩子的生活,她事无巨细,为大家庭注入爱;督促孩子的学习,她倾尽全力,每天全程陪伴;关心孩子的内心,她循循善诱,耐心开导解开心结。她默默付出,将孩子们视如己出,陪伴他们成长。她的事迹曾获浙江新闻、浙江卫视等媒体报道,2021年获“感动泰顺十大人物”称号、温州好人、浙江好人等荣誉,候选中国好人榜。

陈志康

致敬词:浓烟烈焰,海水茫茫,是险境,也可能是绝境,你将生死置之度外,风高浪急之中,和伙伴一起极限救人。被救的12名船员背后就是12个家庭。侠肝义胆,善莫大焉。

陈志康,龙港人,浙龙港渔05668船船长。2022年10月14日上午9点,龙港市惠利渔业专业合作社与陈志康共同前往救援浙岭渔运30058船。当天海域刮着9级大风,风大浪大,到达救援地的渔船花了20多分钟才靠拢到可以救援的距离。此时,事故船的半条船身陷在火光中,船上铁板被火烧至软化,甲板上站着12名船员。经过20多分钟奋力援救,事故船上的12名船员被救出。陈志康及船员们的英勇行为,让12名身处险境的船员绝处逢生。

胡俊远 张志胜

致敬词:生死之间,千钧一发;冷雨浊流,危险汹涌。面对与落水司机同样的生命考验,毫不迟疑,挺身而出。你们本是凡人,却因义不容辞的选择,成为勇士,成为侠客。

胡俊远,永嘉县南城街道栗一村村民;张志胜,永嘉县公运中心上塘所副所长。2022年6月6日上午,永嘉县南城街道九龙山游泳馆附近,一辆重型大卡车侧翻至河里,司机被倒扣在车里,命悬一线。路过的胡俊远和正在沿线执行路面作业的张志胜见状,先后跳入河中进行救援。由于连日下雨,河水暴涨,车身几乎全部淹没在河中。张志胜与胡俊远默契配合,克服河水湍急带来的强大阻力,将陷入昏迷的司机救出。司机出院后上门跪谢救命之恩。两人壮举被浙江卫视、央视等媒体报道。6月10日,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为他们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奖金2万元。

吴宏达

致敬词:从花甲到年逾古稀,12年,奔波30万公里,旧摩托启动,曲折的山路上就有你停不下来的爱。1600多名贫困学生因你的帮助,前路不再迷茫。又是春天里的三月,我们感念雷锋,我们感恩有你。

吴宏达,泰顺县筱村镇人。在筱村镇,退休牙医吴宏达是个 “名人”。为帮助困难学子走进课堂,12年来,他靠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辆摩托车诉说着一段又一段助学助困的故事,他奔波30万公里助学助困800余名贫困生,共1600余人次。他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慈善老人、最美浙江人、温州市爱心人士、十佳最美志愿者称号、温州市爱心大使等荣誉,并连续8年在《浙江之声》最美浙江人大型公益活动——“万朵鲜花送雷锋”中被百姓推荐为“身边的活雷锋”。

谢秉政

致敬词:商海博浪,有強者之姿;反哺桑梓,怀赤子之心。你是温商的典型,血管中流淌着义利的基因,你投资建设家乡的善举,定义了金钱的尊贵用途:兼济天下。

谢秉政,苍南藻溪镇流石村人,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早年,他辗转到广州,由他掌舵的比音勒芬品牌成为“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他不忘反哺家乡,以出资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2017年,他出资3000万元打造藻溪镇流石山玻璃栈道、游步道和全景观光台,成为网红打卡点,并无偿捐赠给村里,增强了村集体实力,又让村民受益颇多。这些年,他一直积极响应“乡贤回归工程”,投资8亿元打造苍南首家五星级酒店。2022年,他主动提出再投入7000多万元,支持流石未来乡村建设,谋划打造全域旅游共同富裕示范样板村。

张国华

致敬词:耄耋之年,情怀犹在。走街串巷,为民请命。不遗余力,改善村貌,践行初心,善德楷模。

张国华,瑞安市塘下退休职工。他从教38年,退休后仍身体力行,为改变山村面貌不遗余力。2012年,在无学校、无教室、无桌椅、无教师、无经费的情况下,他自掏腰包创办暑期孝德学堂,先后让5000余名孩子接受传统教育。10年来,他肩背警醒包,手拎环保袋,身带照相机,拍摄上万张照片,绘制上百幅宣传画,坚持义务宣传环保常识。他四处奔波,实现塘下至八水的公交车开通,还为120位农民办妥了失地社保。他获第五届瑞安市道德模范、瑞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郑小侠

致敬词:24年如一日,讲台是你的舞台,工作几乎是生活的全部,你用师德诠释教育的真谛,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郑小侠,瓯海中学教师。他坚守高三阵地并担任班主任,24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又创新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快乐地逐梦圆梦。他坚守“垂范教育”理念,24年没有缺勤一次早自修,每天陪学生跑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人格品质、生活品质的垂范,做孩子们最真实的榜样。他专业精湛,乐于奉献,是十余个公益讲师团的讲师,并主持郑小侠名师工作室。他努力传播自己的教育理想,2022年他累计为学生、教师、家长做了百余场讲座,足迹遍及温州,为成千上万奋斗中的学子、家长、老师注入了正能量。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时任省委书记袁家军接见。

邱振光

致敬词:信访,对你来说是“心访”。换位思考,用真心和热心,不辞辛苦,以耐心与细心,你把压力留给自己,把笑脸留给别人,把工作真正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邱振光,温州人,温州现代锦华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他发挥“枫桥经验”,将不稳定因素牢牢控制在基层,温州商贸城接访攻坚期间累计接访220余批次8000余人次。2022年他圆满协调化解省市交办信访积案3件,其中1件信访积案首创“听证终结程序”予以化解,并入选市信访局典型案例。他积极谋划“科创+”模式,推进松江、嘉定与温州的科创成果转化路径,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助力温州大孵化集群发展。疫情期间,他主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建工作组下沉包联社区服务近400人次,辐射群体3000余人。

杨君崎

致敬词:毫厘之间,一丝不苟;夜以继日,分秒必争。与风险较量,准确研判疫情动向,和时间赛跑,及时吹响预警哨音。你以忘我的精神,带领团队筑起一张精准防控网,平凡的工作,彰显了伟大。

杨君崎,瑞安人,温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副所长。2022年以来,他不分日夜工作在60余起本土疫情及全国涉温疫情处置的第一线,是多个疫情防控专班重要成员。他主要负责疫情的吹哨、研判和排查处置,曾多次提前发现疫情输入风险,为守牢疫情精准防控网络、防范疫情输入,争取宝贵时间,荣获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温州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金哨奖”、温州市新冠疫情防控事迹突出个人、温州好人·“疫”线面孔等荣誉。

年度致敬人物

林爱莲

林爱莲,平阳县万全镇龙祥村村民。她在大儿子、丈夫、婆婆先后去世,家庭负债7万多元的人生逆境中,不向命运低头,不离不弃照顾丈夫的3位智障兄弟,至今已有57年。她每天起早摸黑耕种6亩地,并用10年时间还清大儿子生前留下的债务。第二个小叔子曾身患重病,她不放弃,从死神手里拉回了生命。如今,3位小叔子88岁、74岁、66岁了,还像孩童般依赖着这位“嫂母”。她坚韧勤劳默默付出,一个人承担着一个家庭,用自己半个多世纪的爱心诠释了人间大爱。

陈洁

陈洁,永嘉人,中共党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党委副书记。她只有一个亲生女儿,却有不少人叫她“妈妈”。经过她及时救治、重见光明的小患者亲切地呼唤她“陈妈妈”;经过她悉心指导、成长蜕变的大学生也亲热地呼唤她“陈妈妈”。作为“川藏青光明行”项目发起人,她连续10年带领志愿服务团队到海拔4000多米的藏区,为近万名百姓带去光明。该项目获第11届“中华慈善奖”。她获得“全国师德标兵”“浙江省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罗小双

罗小双,鹿城区农商银行退休人员,也是一等功臣、革命烈士管志彦的妈妈,全国消防部队“十大英雄母亲”、第二届全国119消防奖获得者。2005年8月2日,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北冷库发生火灾,在灭火搜救中,管志彦壮烈牺牲,留下年近五旬的管妈妈独自一人生活。十几年来痛失爱子的她以惊人毅力,从巨大悲恸中站立起来,把对儿子的思念化作涓涓清流奉献社会,将更加博大的爱倾注到绿色军营,投身于消防公益事业之中。

叶永亮(已故)

致敬词:35岁,大好年华,笑谈犹在,壮志未酬,女儿还没有长大,妻子还需要依靠,父母已淹于泪水。你是人民的忠诚卫士,敢于面对利刀利刃,却倒在值班岗位上,成为了夜空中永亮的星。

叶永亮,瑞安玉海人,中共党员,生前系瑞安市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民警。2022年8月10日,叶永亮同志在岗值班期间突发疾病,经医院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35岁。从警12年来,叶永亮同志忠诚履职,积极参与巡逻防控、防暴处突、疫情防控等公安工作,是单位公认的骨干和业务尖兵;多次在警务技能比武中获奖,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个人嘉奖和通报表扬,获评“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陈建华(已故) 邵嘉斌(已故)

致敬词:没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初心和使命令你们无惧凶险,奔赴火场。你们用宝贵的生命捍卫绿色,把悲伤留给了亲人,把闪耀的精神留在了人间。如今,烧过的山林重新披绿,那一定是你们,依旧在守护。

陈建华、邵嘉斌,永嘉人。2022年10月10日,永嘉黄田街道岭下村发生一起山林火灾,该县迅速组织消防等力量开展扑救工作。其中相距40多公里外的碧莲森林消防队于当天17点30分赶到狮子山火灾现场,观察地形、判断风向后,立刻冲进火场。在扑救过程中,碧莲森林消防队陈建华、邵嘉斌两位民间消防员不幸遇难。10月20日,陈建华、邵嘉斌被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明办追授为“最美温州人”荣誉称号。

朱晓光(已故)

致敬词:你的生命像一束光,给人以明亮和温暖,你对所有人都很好,唯独亏欠自己与家人,欠自己一次体检,欠妻子一次陪伴,欠子女一次旅行。如果生命可以重来,请你好好休息,把欠下的,全都还上。

朱晓光,龙湾人,生前为鹿城区七都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深耕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留下“倾情服务为百姓、筚路蓝缕创业绩、以身作则战疫情”的诸多佳话。他短暂的一生任职多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鹿城岙底乡卫生院到七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一个脚印里都沉淀着厚重的医者大爱。他因忙于工作,以至于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健康。2021年8月5日,他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仓促告别岗位,于2022年3月22日不幸离世。

年度集体奖

古港遗址考古队

一支团结活泼、有梦想敢作为的人才队伍,近年来连续斩获9项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奖项。2022年以来,考古队陆续发现了古港遗址的丰富遗物,为温州作为龙泉窑行销世界的起点港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实证依据,受到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考古队的执著认真让古港遗址成为工程建设为文物保护让路的典型案例。9月2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推介会公布古港遗址发现成果。古港遗址入选央视2022年度国内国际十大考古新闻,获2022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温州医科大学“肤生工程”团队

“肤生工程”团队在温医大校长李校堃院士的带领下,坚持科技为民,推进“千村千点”救助公益,在浙、闽、陕、藏,以及温州各县区开展多次医疗走访、义诊等爱心公益活动,为基层创面患者提供救助服务。在青科会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国际公益论坛上,“肤生工程”团队发起创面修复国际公益救济行动倡议,牵手浙商银行启动拥军优属、浙江山区26县、东西部协作等创面修复医疗救助项目。2022年9月,“肤生工程”荣获“浙江慈善奖”。

电力“背包客”志愿服务队伍

“守一方土,担十分责,进百家门,行千里路,燃万户灯”。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组建电力“背包客”服务队伍,“背包上门”为泰顺偏远山区提供志愿服务,解决农村用电安全等问题,受益群体达1.2万余人,3年内将泰顺山区用电故障率从56%下降至21%,获得国际性、全国性多项奖项,带动多家企业参与山区帮扶,在当地具有很强影响力。

第十七届省运会温州体育代表团

2022年第十七届省运会,温州代表团获得147.25枚金牌、110枚银牌、131.5枚铜牌,总分4157.5分,金牌、奖牌总数和总分稳居全省第三。温州代表团金牌总数创20年来温州参赛省运会最高纪录。省运会是我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自2022年7月25日第一个项目开赛以来,我市代表团克服种种困难,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其中田径、游泳、排球、跆拳道等项目创造我市参赛省运会历史的最佳成绩,取得运动成绩和道德风尚双丰收,充分展示了我市运动员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了近几年我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

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是一个由中、高级职称离退休卫技人员组成的社会团体, 现有单位会员24个,会员653人,平均年龄72岁。多年来,他们足迹遍布温州各县(市、区),并以义诊带动科普,以科普推进乡村振兴,向基层群众宣讲慢性病、常见病、妇女“两癌”防治、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已举办各类医疗义诊和科普活动1000多场,累计派出7000多医疗专家,免费发放各类药品150多万元,近50万群众受益。

刘一丹、张夏燕、蔡凰凰、谢世永、刘灯、王友明、徐世槐、李一新、杨章盛夫妇、李西琴、吴连拼等获2022年度“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提名奖。

温都记者 叶锋

责编 林剑静

审核 陈侄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