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顺利通过2022年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认定。这所底蕴深厚的学校,响应融合教育的号召,践行课程改革,以一种全新的办学理念,培育多元化、多样化发展的新时代少年。
特色教育,培养静心、明礼、灵动、快乐的“明星少年”
创办于1968年的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原名清水埠小学,坐落于永嘉城市新区瓯北街道花岙村。学校坚持“潜心灌注,静待花开”的办学理念,遵循“清水出芙蓉”的校训,依托“清泉”课程,以培养“静心、明礼、灵动、快乐”的“明星少年”为育人目标,努力打造书香型、花园式、示范型的现代化品牌学校。
该校占地面积31923平方米,建筑面积15284平方米,学校现有班级39个,学生1699人。生均占地面积19.2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9.23平方米,现有教职工92名,更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市级以上骨干教师9人、县级及以上名优教师33人。
“清泉”课程 输送静、清、活、甘的时代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进入2.0时代,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校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一种适应学生“全人发展”的学校课程结构体系。学校“清泉教育”课程体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清泉教育”课程体系依据“清泉”的“静、清、活、甘”四种特质,设置“静心课程”、“明礼课程”、“灵动课程”、“快乐课程”四类课程,涵盖学校整体课程结构和课程项目。课程资源丰富,近两年,学校开发并实施的拓展性课程就达40余门,开设60余个社团,这些拓展性课程通过“学生自主选课、导师审核、学校通过”的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
为了更好地传承礼文化,学校开设了清泉·明礼校本课程,围绕“做一个知书达礼的明星少年”这一德育目标主旋律,学校构建了“清泉∙明礼”德育课程和“全明星”德育评价体系。以礼故事为题材,每个篇章分八个单元,每篇课文都由“礼故事、礼思行、礼乐园、评价台”四部分组成。充分考虑不同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差异编写礼课程教材,每个年级安排不同侧重点。
校本课程是一门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倡课程整合与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时,要突破围绕课堂进行教学的传统授知方式,通过调查、访问、资材收集、网络信息等适时开展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实践性、合理性。
“卫星班”建设 探索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2016年9月,永嘉融合教育“卫星班”在瓯北一小顺利开班。这是在温州市特教指导中心、永嘉县教育局、瓯北一小三方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所做的一次崭新的尝试。
学校从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研究切入,开展“1234+X”融合教育卫星班运行模式的建设模式研究,探索建立为特殊儿童融入普通群体、特殊教育融入普通教育,“1”即“1个中心+多个卫星”,以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中心,以周边的普通学校为卫星,目前瓯北一小还是第一颗卫星。“2”即“2种环境”,学校为实施融合教育而创设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在硬件环境建设上,主要抓好“卫星班”硬件配置和校园环境布置两项工作。在软件环境的建设上,主要抓好理念环境建设、制度环境建设、教科研环境建设三项工作。“3”即“3类课程”,针对特殊儿童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开设的“基础课程、融合课程与康复课程”。根据“卫星班”听障儿童的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注意力以及听觉能力的评估情况,设置基础课程、融合课程和康复课程。“4”即“4支队伍”架构,分别为行政干部团队、教师科研团队、学生帮扶团队、社区支持团队。有系统、有组织的团队,是形成良好管理秩序的基础,也是协调各方关系、监督融合教育质量、促进各类资源持续投入的前提保障。
学校对“卫星班”的建设非常重视,除定向招聘一位特殊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外,还与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对,由市特殊教育学校派遣2名专业教师兼职授课。学校融合教育运行模式的形成,让学校的“融合教育”机制化、常态化。学校先后承办了市、省级特殊教育“卫星班”建设现场会,并接待了不同省市多个融合教育考察团,融合教育已经真正成为学校的一张金名片。
社团文化 坚持学生为本
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学生为本,设置提供多选择性和多层次性的课程,近年来学校先后设立轮滑、跆拳道、美画板、七巧板、葫芦丝、车模、足球、篮球、乒乓、田径、鼓号、舞蹈、非遗等60来个社团,逐渐成为学校的品牌优势学科。
2022年春季开始,该校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开发校内拓展课程19门,引进永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6大项目,涵盖永昆、米塑、剪纸、瓯窑、瓯绣、竹雕等种类,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形成更具特色的课拓展性课程体系。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永嘉县瓯北第一小学)
此外,学校以课堂、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科艺素质,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能力逐步提高,有广泛的艺术爱好和审美情趣,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
近年来,瓯北第一小学先荣获浙江省健康教育促进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温州市近视防控特色学校、温州市文明校园、温州市青少年创客教育基地、温州市示范性资源教室、温州市“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种子学校、温州市提升型“清廉学校”等十多项市级以上荣誉。
通讯员 方永丽
编辑 毛毛
审核 宁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