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市集|捡漏高手的“读物人生”

2021-10-12 20:47 掌上温州客户端 阅读数:42602

【编者按】

温州文旅消费季暨2021塘河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秋季)将于本月27日在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开启,活动为期5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新老手艺人将汇集于此。为此,温州都市报开设《塘河青灯市集•手艺人》专栏,新媒体掌上温州APP开设青灯市集专区,为市民们带来极具风格的手艺人,分享他们的作品和故事。

“读物,是我的日常。通过品读器物,去体会美的本质,去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近日,午后的“闳庐”满屋茶香,乘着凉爽的秋风,庐主“老鱼”提笔写下自己的感悟。

喜欢收藏古器物,还擅长书法篆刻

“老鱼”在茶界小有名气。喜欢品茶爱收集茶具的他,因经常在网上发表关于茶文化的文章而被许多人熟知。他的“闳庐”创办于2013年,乍一看是一间平平无奇的屋子,懂行的人一进去就会发现,里面收藏着海量的古器物,这些便是“老鱼”常年收藏汇集于此的宝贝。

“老鱼”本名叫余赛清,今年45岁,江苏无锡人,朋友都唤他“老鱼”,于是“老鱼”这个外号也成了网名,用了好多年。 “老鱼”是古器物鉴藏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在国内外经营古美术艺术品。

“我玩古器物是从初中开始,大概上世纪90年代初。”“老鱼”说,那时和一般人的玩不一样,他喜欢研究,发现一件便会详细了解它的来历。不仅收藏,他还自己写微博发图片,《茶匙之辨》《文雅与侘寂——东方器道美学的圆满》等多篇文章发表后,引起茶界、古玩界粉丝关注。前几年,他特地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收藏品和个人见解。 2010年之前,“老鱼”所收藏的主要是中国的一些古陶瓷器、古玺印章和书斋文房类的古物。

除了喜欢收藏古器物,“老鱼”还擅长书法篆刻。2009年,他进入中国美院博导陈大中教授工作室,系统学习书法篆刻。其间,他发现工作室陈设有不少有趣的物件,无论从功能上还是样式上,抑或是审美上,都有别于国内的文房雅玩。2019年,他在日本东京开了一家名为“森罗古美术”的古董店,专门收藏和售卖日本的古美术茶道具。

被圈内人戏称为捡漏王

收藏器物对收藏者的综合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需要一定的财力,还需要有独到的眼力,当然还需要有好的物缘。在物缘这方面,“老鱼”被圈内人戏称为捡漏王,总能于他人忽略的器物中找到独特的东西。“老鱼”回忆,2013年闳庐茶空间成立不久,在一个国际在线拍卖中,一块带有巧妙象牙锔钉的明代大尺寸湘妃竹臂搁被他收入囊中,经过保养擦拭之后惊艳了圈内诸多藏家。后与圈内藏家交流方得知,有多位高段位藏家对这块臂搁留意过,但均因种种缘由与它失之交臂。


“老鱼”的收藏品

在这么多年收集回流艺术品的过程中,记忆深刻的恐怕就是那卷“唐人写经”了。众所周知敦煌除了莫高窟之外,藏经洞的发现让敦煌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甚至由于这些手抄经书典籍的出现,产生了一门国际性的显学——“敦煌学”。“老鱼”有幸在日本收到一卷与敦煌写经同一时期的唐人写经精品,为收这卷写经花了“老鱼”多半的私房钱。这卷写经用笔精到,是典型的唐代经生作品。但并非出自敦煌,从装裱的磨损程度看,应是由日本的遣唐僧侣,或者是去日本弘法的僧侣所携带的。经过一代代传承,这卷唐代写经今又回归故里。而今这卷写经与温州结缘,被本地一位大咖花费重金收藏。

从去年的温州文旅消费季暨2021塘河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秋季),到今年上半年的春季大会,“老鱼”都有参加。这次秋季大会,他将会从目前万余件收藏品中挑选千余件极具风格的收藏品带到温州。他说,在这里可以与温州收藏界的朋友一同交流,是非常快乐的事,同时也丰富了他的“读物人生”。


点击下图 云游温州


温都记者 金晖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孙立彭

版式 邵海若

审核 林剑静

监制 陈侄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