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韵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八(18)班 叶宇桓
一排裂砖屈居墙下,在我记忆中有八九年了吧。
一抔土,好好地裸露在地表中,晨饮晞露,朝望云霞,暮叹昏沉,这样过了几十年,忽然一天被铁铲刨出,压在铁皮车底,当啷当啷折腾数日,来到一扇灰沉的大门前,门开了,是一炉正热的炭火,土忽地被锁于一个小方块中,出来后便成了一块生砖(无奈它性太软,遇硬则屈),于是它被丢进炉火中,烧砖工人又不好好丢,偏偏撞在炉边上,烫出一条裂缝,结果可想而知,砖裂成了两半。
它不知道自己朦胧之中是如何被端出炉火,自己的丑样如何惹人嫌弃,它只知道自己离了燥热,有百般清爽。于是它又被装进铁皮车,当啷当啷运向集市,不料半路一老头拦下车,买了几块廉价的裂砖、松砖、缺角砖,说是要碾渣糊墙。它于是被买下了,但它运气好,糊墙的只用了些许破砖,余料被闲置在墙根下,不知何时再用,只能闲置时光,静观岁月。
老头去了另一个世界,老头的儿子也年逾古稀了,这时老头的曾孙,便是我,看上了一排裂砖,于是生性孤僻的孩子每天都要花个把时辰,看砖、看裂砖,其余的时间,看缝、看砖缝,若更有剩余的时间,抚砖。
我看裂砖,看砖本身,看砖背后的故事,想砖背后的经历。这抔土又从哪里来?石灰纪、泥盆纪,千奇百怪的一堆纪年,还是工业上的酸碱盐、硅锗铝合成的水泥?砖是从何处?家附近的永中砖场,还是工业重地的乌金三角——陕西、山西、内蒙古?或许是孙少安所在的砖场烧出的呢?怎么运来的?大小的火车、汽车卡车,还是人力一步步运来?真想找人问清楚,只是曾祖早已不在,祖父也不懂砖背后的故事,其余往来之人,都根本不屑这砖一眼。
我看砖缝,仿佛砖缝中能涌出什么,能说明什么,似乎这裂缝是砖之口,准备向我娓娓叙述些许故事吧,但终究我和它都未敢开口。略长大了,得知砖缝是烧断的或是砸出的,兴致也就减了。我抚砖,如嵇叔夜、陶渊明抚琴叹惋,又如诸多作家一样抚弄时光,那时未觉有多少诗意,但童年确实是与众不同了。这习惯现应没有了吧。
砖于古代是城防碉堡之基,所以不受人重视。长城的砖有板凳一般宽大,金字塔的砖竟可抵一头大象,可见砖之沉重,渗着劳碌与沙砾之苦。近现代以来,江南水乡的砖是越发的小了,小到巴掌大的红砖,拇指大的小琉璃砖,有了玲珑之气,却少了古法传承。砖坊的砖头全跑到厂里去了,砖有了韵味却没了内涵。
几年没回老家,墙下的砖也是脆弱了,听说有一天隔壁马夫的马一脚踢掉了半面墙,那排裂砖恰好埋在其中,只有半块尚存于墙角,免于一难。我先是一怔,然后为童年的流逝而悲伤,既而又为砖的回归而高兴了。它们究竟还是回到了土中,回到了久违数十年的家乡。脑海中忽一亮,砖的韵味其实从未创新过,因为砖韵即土韵,土不变迁,则砖不变貌;人的韵味也不容改变,人韵即家韵,老家还在,心自有归处。
那半块砖屈居墙下,也快一年了吧;我距最后一次回老家,也快一年了吧。
指导老师 黄海肖
“芔”
■温州市新田园小学五(6)班 朱千寻
对“芔”这个字,相信大家不怎么熟悉。“芔”读“惠”,代表万物复苏,万物发芽,万物成长……
“芔”描绘了大自然万物,也歌颂着伟大的生命。
山上树木沙沙作响,山下绿意盎然。是潺潺水声下的一株株水草探着脑袋,是绿藤摆动着小小的腿,是“风之琴声”下的丛丛花儿舒展开裙摆……
我们身边也有“芔”——
婴儿稚嫩的哭闹是生命的开始。然后度过无数个春秋冬夏,经历了无数次喜怒哀乐,一天天长高,衣服尺码变大,连前几个月刚买的鞋子,现在也穿不下了。我们的身体在成长,心灵也在成长。
还记得以前那个胆小怕黑的我吗?
是一个晚上妈妈叫我去买盐,忽明忽暗的路灯下,连自己的影子,好像都变成直流口水的野兽,白日清脆的溪水声也成了幽灵曲。我走在其间,全身像被冻住一般,僵硬的动作流泻不安和恐惧。我迈着抖动的腿,闭上眼睛,跌跌撞撞往前冲去,直到到达了小卖部,我才放下心来。
心灵只有经历风雨才会成长,经受苦难才会无所畏惧。
现在,我学会了许多生活技能,会帮忙做美食、干农活、独自坐公交上学……曾经惧怕的黑暗,回想起来只有莞尔。丢弃了种子的保护壳,风雨雷电便是有助生长的肥料。
目标和梦想,是葡萄的藤,爬山虎的脚,鸟儿的翅膀。我们不仅要理解“芔”,还要找出我们自己的“芔”——成长的目标。
只要你不断成长,失败不气馁,就会长出新的芽,发出新枝,开出新花,最后结出的那个伟大的生命之果,注定你不再平凡!
指导老师 木丽雅
大树
■温州市第三中学七(8)班 方锦航
我不知道这棵树在我家门前站了多久,我只依稀记得在我小时候就有人对我说这是棵百年老树,屹立在这里已经很久很久了。
我并不在意它的年龄,我只知道它从我记事开始就一直陪伴着我。幼儿时树下的嬉笑打闹,稍长一点树荫里的阅读时光,每时每刻它都会在我的身旁。
小时候的我狂妄自大,曾经妄图征服这棵大树,想要爬上它的顶端,结果自然是吃了不少苦头仍不能如愿。但这也使我与这棵大树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学六年的时光中,我有过很多不愉快的时光。每当这时,我都会跑到树下,对着大树狠狠地咒骂,用拳头、用腿,在粗糙的树干上狠狠地打、踢,直到自己精疲力尽。而树呢?依旧笔直地站在那里,默默忍受着我的怒火,无言地承受着我的宣泄。然后,我身心舒畅地转身回家去了。
生活仍在继续,我与树的故事也在继续,直到那一天。
那天下着暴雨,天空中电闪雷鸣,狂风裹挟着地上的泥沙、小石子重重地撞击着我家的门。我无聊地倚在窗口往外望着,暗暗地将风的肆虐编排成一曲舞蹈在心中演绎。忽然一道耀眼的闪电从窗边闪过,紧接着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响。之后,我看到我家门前那棵屹立不倒的大树轰然倒在地上,没有挣扎,毫不留恋,只剩粗壮的躯干安静地卧在地上。
我惊呆了,心痛万分,但也只能叹息。第二天雨停,父母便将它分割成几段运走了。这棵老树就此告别了我。
日子毫无波澜地向前走着。失去了大树陪伴的我,成了一名中学生,昏天暗地的试卷包裹了我,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然而,挫败也如影随形,让我深陷其中,无法摆脱。我气愤,我懊恼,我想大喊大叫,我想大肆宣泄,我开始想念我的大树。但是它已不在。
那天晚饭时,妈妈突然说:“今天,大家都在议论以前大树的位置长出了嫩苗呢。”闻言我冲出门去。果然,在那棵百年老树的根部,冒出了一株幼芽。它似乎是从我心底发出的,嫩嫩的,绿绿的……
指导老师 陈艳宇
那就奔跑,成为自己的榜样
■永嘉县东方外国语学校2018级(9)班 林舫冰
奔跑的脚印中,倒映着你所追逐的万千星辰。
抬眼间,暗淡的双眼中充满光辉,橙光在眼中闪耀,描摹出梦想的模样!已经何时,没能尽情地畅赏一次夕阳了。
整个初三的夜晚,在街道空荡,人们在呼噜声中鼾睡时,我仍在黑暗裹围的光亮中,挥动手中厚实的笔杆,自以为抓住了时间,换来的却是日渐消瘦的分数;自以为与月亮并肩奔跑,然后却独自一人在黑暗中迷茫……
离校,背上书包踏另一段迷茫的征程,走到一楼,听到朋友一声饥渴难耐的声音:“看!”
抬眼间,暗淡的双眼中,一点橙光在眼波间搁浅。是夕阳,喷薄出几丈霞光,隐隐约约的光线,倾泻着,闪耀着。洁白的云朵描绘着金边,静默的操场由夕阳斟酌下笔。一撇,一捺。橙光跳进眼眸,躲进眉间,在心中闪耀!前方的征程被夕阳照耀着,在夕阳中若隐若现!
少年相视一笑,“跑步去?”
操场上,是少年尽情挥洒汗水,夕阳下,是少年忘我陶醉!
于是,操场上有少年奔跑的身影!我将奔跑的双腿当作奔赴梦想路上的拐杖,将挥动的双臂当作飞翔天空的翅膀……将一身的疲惫抛于身后,将一身的匆忙卸下!脚步越发轻盈坚定,前方的征程愈加清楚!抛下飞逝的流光,我们在夕阳下尽情奔跑,畅怀大笑。
不知跑了多久,太阳已挣脱云层的束缚,我们倚着栏杆,一阵清风送过,送来一身的沁凉。有橡胶跑道的味道和草木的清香,是青春原原本本的味道。望向天边,远方有梦想的模样,太阳少了光辉,少了耀眼逼人,像一瓣刚切好的西瓜,流溢着汁水融入天际。
清风褪去白日的炎热,掠过发梢,划过指尖,钻进肥大的袖子,最后将一缕缕清风送入肺中……
望着夕阳,夕阳的闪耀在诠释着“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继续奔跑的人”!是啊,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无畏地跑着,只因愿意从容坦然地接受人生,愿意继续乐观地坚定走下去,朝着渐渐融入地平线的夕阳大喊:“我也有梦想啊!”喊声被夕阳送向远方,同夕阳一起融入地平线!
大笑,笑我们的稚嫩,笑我们纯真的话语,笑我们为梦想追逐奋斗的模样,笑得自信!在笑声中,在夕阳的余晖下,辛酸、无奈、委屈在风中消散。夕阳驱散身旁迷雾,脚下的路愈加清楚、坚定、明朗。夕阳落山了,少年的眼中升起万丈霞光。
我于破晓时分再次执笔。薄薄的笔记本上印满奋斗的身影,挥动手中厚实的笔杆,向月亮的光芒追去……到光明吞噬黑暗,灯光融入月色中!努力的汗水愈加耀眼夺目。明年夏天,我将远航,奔赴心中的梦想。
用追逐的姿态,定格青春的模样!
那就奔跑,你即是自己的榜样!
在奔跑的脚印中,倒映着你所流下的汗水。
指导老师 闫建华
告小读者
超级新苗火热投稿进行时
投稿邮箱:wenduxinmiao@sina.com
凡在《新苗》版面刊发作品的小作者,请在稿件见报一个月后到温州都市报稿酬领取处(市区公园路105号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厦808室),凭稿件见报当天报纸和学生证件领取稿酬(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
咨询电话:88096791
本刊编辑部
下载APP“掌上温州”
打开“教育亲子频道”
可以查阅《新苗》刊发的作品
编|孙立彭
审|王思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