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上的温州女旗手,新的人生路 这段辛苦而珍贵的经历 一世受用

2021-07-01 09:10 掌上温州客户端 

朱晓琳,土生土长的温州女子。大一那年,正好在上海读大学的她,遇上世博会招募旗手,经过层层选拔和刻苦训练,她最终全程参与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

这位曾在世博会上向全世界展现中华儿女飒爽英姿的温州姑娘,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生活。在自己平凡的人生道路上,继续熠熠生辉,大步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

如今,朱晓琳跟丈夫一起在市区开了一家个人美妆定制店。当天的采访就约在她店里。

朱晓琳给人第一印象是:干练、果敢、做事情不含糊。而朱晓琳笑说,其实自己从小没离开父母身边,最初到上海时,寝室床铺都还是爸爸铺的。

话匣子就从2009年朱晓琳考上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开启。“我是寝室里唯一一位由父母陪着来的。”她记得,床铺都是父亲给铺的,在铺之前,还要把床板卸下来拿到阳台上“咣咣咣”敲几下,再用半湿的抹布擦床板,晾干了再铺褥子席子。

刚去上海的时候,她显然是不适应的。“虽说那时候温州的生活节奏不算慢了,但是上海的节奏更快。在上海的地铁,那叫一个人多,而且大家都是来去匆匆,几乎没有人在那慢腾腾走路。”回想起十几年前的场景,朱晓琳记忆犹新。

幸运入选,迎来一段辛苦时光

2010年上海即将召开世博会,为世博服务就成为朱晓琳到上海就读大学后的一个梦想。恰好,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正是世博局选旗手的首选之地。当时正在准备期末考试的朱晓琳得到消息后,就报名参加了旗手的选拔。通过班级推荐、学校挑选,最终迎来了世博局官员和导演组导演的选拔。最终,身高171厘米、英语流利的朱晓琳顺利通过考核。

随后,集训生活就开始了。“根本没想过集训会这么苦,但我的性子就是这样,越是苦,越会忍住。”朱晓琳介绍,集训内容很简单,就是教你怎么站、怎么走路、怎么坐、怎么笑(微笑),其中还包括站直的时候要在膝盖间夹一张纸……

“站姿练的时间是最久的,微笑就是我们平常理解的露8颗牙齿那种。举旗的训练从空手开始,之后再用一根很长的杆子练手,要做到不晃。”这段经历充实又辛苦的回忆,朱晓琳说,“这种苦,比军训苦10倍。我的饭量从原先的一小碗,一下子增加到铝制饭盒一整盒。”

经历世博,小女子变得愈加坚韧

虽然辛苦,但世博会结束,众多旗手们各奔东西的时候,朱晓琳还是哭了:“我们教练很凶,很凶很凶的那种,你懂的。但是在结束的时候,教练说着说着就哭了,当时的气氛就被带歪了,一个一个都哭了,我也不例外。”

经历过世博会,朱晓琳开始能吃苦了。大学3年,第一第二年都拿了奖学金,第三年要不是因为实习在校时间不够,能连续拿3年奖学金。

当时世博会组委会颁发的荣誉证书,现在还摆在店里的架子上。朱晓琳指着上面的文字,一字一句地念给记者听:“朱晓琳同学,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胜利落下帷幕,取得圆满成功的时候,我们谨代表……”她动情声音让人听出世博会旗手这段特殊的经历,对她来说有多么珍贵,影响她至今。

回归平淡,努力生活也知足常乐

转眼间大学毕业了。学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她,回到了家乡温州,找了一份工作,过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之后,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交往一段时间后,步入了婚姻殿堂,今年秋季,他们的儿子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从孩子出生到上幼儿园,这3年时间,朱晓琳在家做起了全职妈妈。从不怎么下厨,到现在做得一桌好菜;从什么都不会,到连烘焙都做得有模有样;从自己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到为母则刚……经历过世博会的朱晓琳,似乎骨子里多了一份倔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孩子去了幼儿园之后,朱晓琳跟丈夫一起开了现在这家个人美妆定制店。生活平静又规律。每天早上7点起床,给孩子做早餐,之后送去幼儿园,接着跟丈夫一起去自己的小店开工,下午再去接小孩放学,然后买菜回家,做饭烧菜,给孩子洗澡陪孩子睡觉……

朱晓琳说,自己是个知足常乐的人。生意上也一样,不会去跟别人争抢客户,不会做太多营销。整个社会经济好的时候,自己能多赚一点,反之就少赚一点,对于她来说,日子都是一样过。

温都记者 蔡挺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