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永嘉山区的金大妈经常头晕、血压变高,想到市区大医院做个身体检查。她跟儿子一说,儿子就为她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手机预约挂号了。
当下,我市各大医院不只是挂号预约借助互联网,在缴费、检查报告查看等诸多环节均引入互联网,让医院变得越来越“智慧”,大家只要带一部手机到医院就可实现看病,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
就医多个环节已无需排队,大家看病不再像早年那样难
进城看病前,金大妈的儿子特地吩咐她要带上市民卡,因为市民卡可直接当作就诊卡,相应可医保报销的医药费,会直接用市民卡在医院结算。
6月23日上午,金大妈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结束了检查,幸好无大碍。
发现自己没拿到多少纸质单据,金大妈心里有些疑惑。“现在看病,不仅挂号、缴费等可在手机或自助机上操作,血单等检查报告单均可在手机上查看了。”金大妈的儿子回复道。
温州都市报全媒体在2011年12月曾报道,当时温医大附二院的现场挂号就医量在门诊中的占比高达80%,而预约看病只占到20%。
10年后的当下,预约挂号就诊对大家来说已不再是件稀罕事。来自温医大附二院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医院的预约看病在门诊中比例已逾60%;同时,利用手机、自助机等设备进行智慧结算的比例则高达80%,其中住院这一块进行手机结算的比例更是高达90%。
正因此,温医大附二院根据实际情况,减少现场办理业务的窗口。温医大附二院门诊部主任颜雪琴介绍,该院近两年缩减了26个挂号、缴费类窗口,像学院路院区的8号楼,本来在二楼与三楼共设有4个缴费窗口,这两年先后撤销了。而在南浦院区、龙湾院区等则只设立综合服务窗口,集合了挂号、缴费等多项服务。
实际上,大家不仅到温医大附二院就医可减少很多排队环节,到其他医院就医也是如此,因为自助设备、支付宝、微信等给就医带来便捷的设备或平台已成为我市各大医院的“标配”。
为让医院变得越来越“智慧”,这家医院年均投入千万元
温州的医院借助互联网提高效率,可追溯到1998年,但当时多数还是体现在医院的后台方面,并没有在挂号、缴费等前端体现出来。
直到2007年,温医大附二院推出就诊卡的预存消费,让就医人员在就诊中无需排队缴费,只需拿就诊卡到相应窗口刷卡结算即可。当年,我市还出现一个预约挂号网站——“51挂号网”,给大家就医提供线上预约。随后,114、12580等平台也提供预约挂号服务。
由于预约挂号,给“看病难”问题起到很大缓解作用,我市在2010年左右全市推广线上预约挂号平台建设。
在温医大附二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建宏看来,2015年前后支付宝、微信两大巨头入驻各大医院后,他们采取“实名制”的方式,迅速让各大医院在信息上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为接下来就医各个环节的线上服务提供了基础保障。2016年,我市建成了全国首个地市级诊疗数据一级交换平台,该平台可使我市近300家公立医院实现诊疗信息共享。
李建宏透露,在过去十多年里,温医大附二院年均投入千万元对医院的软硬件进行改造,尽可能地让医院变得“智慧”,而自支付宝、微信全面在医院应用后,最近五年该医院对“智慧”改造的投入增长更快,年均投入达2000万元左右,而2021年预算更是高达5000万元。
随着更多人使用支付宝、微信等就医看病,医院的数据安全也越加重要。李建宏说,这两年“智慧”医院的前端软硬件投入相对而言并不算大,主要投入到后端确保数据安全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方面。“数据、网络等方面不安全,大家看病的便捷也无法实现。”
这几年,在“智慧”医院打造上,不只温医大附二院大规模投入,温医大附一院等规模较大的医院年投入的经费也不少。
凭“脸”就诊已在建设中,大家看病将会更便捷
目前,国家正在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大家将医保电子凭证跟支付宝、微信等线上平台绑定后,到医院就诊就不用再随身携带市民卡之类证件,真正做到带一部手机就可实现就医。
当下,我市医院的“智慧”程度在全省也处于前沿,多数医院就医,携带一部手机就可实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更多先进技术应用到医疗领域。李建宏说,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建设“智慧”医院中应用,届时就医人员空手到医院也可实现就医。人脸识别技术要在温医大附二院建设运用,届时就医的各个环节均有摄像头,大家从进入医院就进行人脸识别,挂号、缴费、检查报告查看等环节只需扫一下脸,即可实现。
其实,现在医院的“智慧”程度已比较高,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无需频频跑医院就诊开药,只需在家通过手机在线就诊开药。患有慢性病的朱女士,早年每个月要跑到医院就医开药,但现在不用每个月跑了,只需关注温医大附二院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找医生就诊开药,再快递送药上门。
等到人脸识别技术在医院广泛应用后,像朱女士这样的就医者,在家或社区医院通过摄像头,实现大医院医生的远程就医。李建宏表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大医院在医疗资源上可援助社区医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一些人可在社区医院发起看病申请,大医院医生借助人脸识别技术,调取就医者的信息,然后进行远程诊断,最终使就医者实现就近看病。
温都记者 郑俊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