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蔡晶晶,温州市22中退休教师。在职期间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我退休后发挥余热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技术基础。职业生涯养成的良好的政治素养、科研素养和不断学习创新的习惯,也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
2017年退休的我,已结缘京剧6年。那年,京剧老师觉得我京剧基础已经不错,学习越剧不会影响京剧演唱了,允许我同时学越剧,我又重新回到了阔别6年的越剧圈,有幸参加了城大越剧表演班学习越剧表演至今。
在城大,我常常被老师们的专业和敬业深深感动,激励我自觉发挥自己的写作和拍舞台照、制作视频的特长,主动为学员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赢得了同学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好评。
作为城大越剧表演班学员,我经常参加节假日演出,如“国庆七天乐”、“五.一”国际劳动节演出,“七.一”建党节演出,温州“市民文化节”演出等,为丰富温州市民的文化生活,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为文化自信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充满活力,身体素质不断改善。
被推选为华龄学院越剧表演班通讯员后,我努力参加一些大型演出节目的策划和宣传工作,如“全国越剧名票展演”等,并负责摄影和录像工作,得到同伴和老师的认可。如为温州城市大学艺术团团长张少红写的报道:“宝玉”中“榜眼”,荣登“人气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发布在官方微信平台上,被李秀明老师夸奖“有通讯员素质”。
学校组织的越剧表演班演出活动,每次拍舞台照、录像是我的专利,因此我学校的老同事戏称我退休后忙着在城大“上班”,我淡然一笑,以此为乐。虽然写通讯稿很难,虽然修照片和视频剪辑很累,但我觉得那是对老师的尊重,对学校的责任,还能增进同学友谊呢,这样一想,心里也就释然了。
为了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我参加了学校高级摄影班学习,从同学和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技巧,更多的是对艺术的尊重,也因此有幸加入了光影社。加入光影摄影社团后,我多次参加蝉街公益摄影活动,江心屿公益摄影活动,和永嘉下石头村摄影公益扶贫活动。活动中,社团的老师们不仅技术精湛,更是不吝赐教,让我不仅学到了许多摄影技巧,更是收获了真情,也体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美好。因此,我打心底里想跟光影社团的老师们说一声“谢谢,认识你们真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