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教育“十四五”规划出炉,新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名单看这里

2021-12-06 20:15 掌上温州客户端 

温都讯 日前,鹿城区人民政府印发《温州市鹿城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未来五年鹿城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总体设计和战略部署。

温州都市报2021年12月7日4版报道版面图


杨府山、中央涂将有多个学校建成

七都岛将崛起国际教育中心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鹿城将深入实施“大美鹿城、教育先行”新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布局规划,按照“未来学校六度空间”新样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新(续)建学前教育项目51个。温州市中央涂单元D-13a地块幼儿园(暂名)、牛山单元E-25b地块幼儿园(暂名)、老港区二期幼儿园(暂名)、温州市核心片区广化单元黄龙商贸城街坊C-23地块幼儿园(暂名)、温州城市中心区D-28-1地块幼儿园(暂名)等幼儿园都将启动建设。

新(续)建义务教育项目35个。其中,新建36个班的温州市建设小学(温州市旧城E-30c地块)、42个班绣山中学拆建工程、30个班温州市鹿城区中央涂单元控规D-33地块小学建设工程(暂名)、42个班的温州市杨府山第一小学(暂名)、24个班的杨府山第二小学(暂名)以及一批集团校改建工程。

未来,鹿城还将新建国际教育中心项目1个。该项目为七都未来科技岛国际教育中心,项目用地面积150亩左右,计容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引进知名教育机构,打造与国际名校直通的从幼儿园到高中全龄段国际教育服务体系。项目期限为2024年-2028年。届时将提供全龄段共2610个学位。

继续扩建鹿城职业技术学校职业学校(暂名),实现教育设施布局均衡。

预计到2025年,新建改扩建标准化中小学(幼儿园)88个,新增优质教育资源量(学位数)5.65万个左右,基本满足全区学龄人口教育设施需求。

城乡教育共同体比例不低于70%

扩大13所集团校的美誉度

在学前教育方面,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到2025年,公办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等级园覆盖率达到99.8%、优质园(二级及以上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与此同时,高质量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到2025年,争取创成省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形成具有鹿城特色的学前教育品牌。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开放办学。与高校开展合作,引进优秀学前教育品牌机构等,推动鹿城区公、民办幼儿园的品牌化发展。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师资优质均衡带动全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健全校长教师交流的常态化机制,每年专任教师交流人数不少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11%;骨干教师交流人数不少于符合交流条件人数的30%。到2025年,实现义务教育城乡共同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城乡教育共同体比例不低于70%,义务教育阶段省现代化学校达到30%以上。

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知名的集团化名校分校,进一步丰富鹿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示范成效,实施个性化教育,进一步扩大温州市实验中学、广场路小学、建设小学、蒲鞋市小学、瓦市小学等13所集团名校在省内外的美誉度,擦亮义务教育的金名片。到2025年,初中资源配置优质均衡校际差异系数小于0.2,初中标准化学校比例达100%。

突出加强劳动教育

美育和心理健康受重视

根据“十四五”规划,未来鹿城将突出加强劳动教育。健全分层分类的劳动教育体系,着眼劳动意识启蒙,习惯养成、技能培养、品质锤炼、职业精神塑造各学段劳动教育重点,开发分层递进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建成“瓯越特色”劳动和研学实践课程体系。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记实评价。五年内创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8所,培育省市两级劳动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以上研学旅行精品线路1条、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5个,建成精品实践教学课程15门。

注重体育与健康教育。除严格落实“每天校园锻炼一小时”之外,启动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试点,普及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游泳、冰雪运动等教育。切实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健全心理健康普查和干预机制。到2025年,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不低于98%、近视率不高于50%、患龋率逐年下降;打造心理健康基地联盟校和营养健康基地联盟校各30所,培育心理健康和营养健康典型案例各30个。

强化创新与审美教育。实施“科技创新进校园”计划,定期引入本土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最新科技创新项目,弘扬温州人创新精神。加强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每位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技能。推进中小学课后服务扩面提质,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项目的兴趣小组活动及社团活动。提升学校美育水平。到2025年,入选市级及以上美育示范校20所,打造美育特色典型案例30个。

温都记者 姜瑾瑾

审核 林剑静

监制 陈侄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