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产教融合桥梁,共探智创能源未来 中泰产教融合发展联盟在温成立

2025-11-03 08:38 温州都市报 

温都讯 共筑产教融合桥梁,共探智创能源未来。10月31日,2025中泰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中泰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技术发展论坛在温州举行。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当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及秘书长单位。

据介绍,中泰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是在中泰两国教育主管部门指导下,由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泰国巴真武里技术学院等联合多所高水平院校、在泰中资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并纳入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框架。该平台致力于服务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与人文交流。首届理事单位共39家,涵盖中泰院校20所、中方行业企业15家及泰方中资企业4家。

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源地与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长期秉持“职教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职教强”理念,构建起“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的现代职教体系。每年超8万名高技能人才走向正泰、瑞立等本土龙头企业,其中多家企业已在泰国设立生产基地,为中泰产教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之一,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此前已与泰方共建“中泰新能源丝路学院”与“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泰国职教标准与资源建设基地”,持续推进标准输出与人才共育。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王佑镁表示,期待与泰方院校共同开发新专业标准,拓展共建范围,以中国职教经验服务泰国发展,共筑中泰职教合作“样板工程”。

温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维凯在致辞中表示,将全力支持联盟建设,推动产教协同与资源互通,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促进职教合作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同时,支持中泰双方在标准共建、课程共享与师资互派等方面深化合作,优化师生交流与项目对接机制,夯实两国职教合作的民意基础。

泰国教育部职业教育委员会合作部部长塔纳帕·桑俊表示,泰国正推进以“无边界教育”为目标的职教改革。联盟成立将助力提升泰国学生的中文能力与教师在AI、数学等领域的教学水平。他希望以联盟为纽带,聚焦专业技术、中文与AI技能提升,对接在泰中资企业需求,培养“中文+技能”复合型人才。

活动期间,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分别与温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协会、活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电子信息产业学院与产业人才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也分别与三信国际集团、泰国丰盛发网业有限公司、(泰国)玛仕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同期举办的中泰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技术发展论坛上,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小冰作《标准引领 产教融合——中泰新能源丝路学院的实践与创新》主题报告。泰国浙江商会执行副会长马坚强等嘉宾围绕“中泰产业互补下,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技术的合作机遇与路径”展开深入探讨。

温都记者 陈恩欣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吕进科

审核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11月3日03版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