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欧帝尔杯”世界华人华侨网球团体赛的开幕式上,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以一首深情款款的《谢谢温州》诗作,打动了在场300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的网球爱好者。他就是世界华人网球联合会主席于俊东——一位将网球、诗词与人生理想完美融合的七旬长者。

网球情缘:从球拍到诗笔的二十年执着
“网球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邂逅。”70岁的于俊东谈起与网球结缘的2003年,眼中依然闪烁着青春的光芒。这位辽宁沈阳出生的退伍军人,在球场上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挺拔身姿。“隔天一场球,每场两小时”的锻炼节奏,他坚持了二十个年头。
在于俊东看来,网球独具三大魅力:“首先,这是被运动科学公认的最佳健身方式;其次,它构建了绝佳的交流平台,让素不相识的人因球结缘;更重要的是,网球代表了一种健康、自律的生活方式。”如今的他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总是球包在肩,行前必先约好当地球友,“以球会友”已成为他的人生信条。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对网球的热爱倾注笔端,创作了诗集《网球之恋》,主编出版了《网球之韵》,计划中的《网球之魂》将完成他的“网球三部曲”。谈起趣事,他笑道:“七八年前带沈阳队去成都比赛,球队拿第三名,每人分得1000元奖金。而我为赛事写的诗却获得征文第一名,奖金6000元。”类似的故事还有不少,朋友常调侃他是“网球选手中诗写得最好的,诗人里网球打得最好的”。
以球会友:架起全球华人的网球之桥
2018年,于俊东从温州人陈平手中接任世界华人网球联合会主席,这个转折在他看来水到渠成。“陈平先生看中的可能是我对网球事业的热忱吧。”他谦逊地说。事实上,正是他那种“不惜通过自己人脉为联合会活动出钱出力”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全球华人网球界的信任。

上任以来,他为联合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的宗旨很明确:通过网球运动,把全世界华人团结起来。”如今联合会已形成“一年两次大赛,一次国内一次国际”的稳定节奏。“今年5月在加拿大办赛,11月来到温州;明年4月将赴马来西亚,年底再回到安徽马鞍山。”
今年的温州赛事堪称里程碑——来自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蒙古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32支队伍、300余名选手齐聚瓯江之滨。“很多海外选手说,来之前只知道上海、北京,顶多再了解深圳、杭州。通过这次比赛,他们发现了温州这座美丽的沿海城市。”于俊东的话语中满是自豪。
温州情结:一座城与一个联合会的相互成就
“谢谢温州,我想写一诗一词;谢谢温州,我想用一生一世。”开幕式上这首即兴创作的诗,道出了于俊东对温州的深厚感情。
他与温州的缘分始于与前主席陈平的相识,而一次次来访让这份缘分不断深化。“作为北方人,我很喜欢南方温暖的气候。温州的美食、美景让我流连忘返。”他如数家珍地谈起温州的山水名胜,唯独遗憾还未到访雁荡山。“不过这次比赛期间,我已经把雁荡山之行列入日程了。”
在他看来,温州这座城市的特质与世界华人网球联合会的精神高度契合:“或许你不是一线城市,或许你不能斥巨资,但你独具慧眼,众口一词。”诗中这些句子,正是对温州睿智选择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的精准刻画。
“文体旅搭台,温州再显时代睿智;拓海外资源,温州再添独特优势。”于俊东认为,温州通过举办这样的国际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知名度,更为海外华人了解祖国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
临别时,这位七旬长者背起球包,目光坚定:“网球让我在全世界都有了朋友。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打下去,一直为华人网球事业奔走下去。”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网球运动的生命力,更看到了一个华人联结世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
温都记者 严嘉瑜
摄影 李健 李丽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