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处理旧衣柜得四处找车,现在手机点几下,就有师傅上门拉走,太省心了!”刚体验完垃圾清运服务的苍南县灵溪镇居民陈女士对着手机里的“苍南无废城乡”小程序连连称赞。在苍南,废旧家电、园林垃圾堆积的场景渐成过去,依托数字化平台与专业化服务,一场覆盖城乡的“无废”变革正悄然推进。
“苍南无废城乡”小程序由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和苍南县城投集团联合第三方相关科技企业开发,该程序平台可提供线上一键预约下单服务,涵盖日常可回收物、装修装潢垃圾、大件垃圾等物品回收功能,建立专业垃圾清运网络,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推动“无废城乡”建设。目前,该平台已在县城灵溪镇全面试点推广。
数字赋能:一键开启 “便捷清运时代”
破解垃圾处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数字化平台是关键抓手。通过“苍南无废城乡”小程序简单操作,选择需要清运的垃圾类型、预约时间,清运人员就会按时上门回收。目前,百余单上门回收及清运任务已顺利完成,便捷服务初见成效。
此外,“苍南无废城乡”小程序还开发了积分商城模块,用户每完成一次垃圾回收预约并成功完成回收即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在小程序商城中兑换如抹布、洗手液、雨伞等生活物品,积分激励式机制,较好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环保行为“看得见、摸得着”。
多管齐下:构建固废处置 “全链条闭环”
垃圾处理不仅要“运得走”,更要“处置好”。此次,苍南依托“无废城乡”建设平台,规划推进临时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建设,推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林废弃物“五废共治”。如易腐垃圾,探索与农村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协同处置,加强运维管理力求实现“产处平衡”;又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探索借鉴先进模式优化上门收集服务,提升资源循环利用。
垃圾清运从“单一品类”向“全链条覆盖”升级,这些还远远不够。目前,苍南正加快基础设施短板补齐,探索工业固废分类处置,以建设绿色循环经济园、推广污泥资源综合利用等举措,推动固废处置向“园区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型,力争实现“变废为宝”。
政企协同 :筑牢 “无废城乡” 建设根基
“苍南无废城乡”小程序的成功落地和实施,是苍南县政企协同的又一个典型实践。期间,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发挥主导统筹角色,联合苍南县城投集团负责进行资源整合,并邀请第三方相关科技企业为平台创建运营等提供技术支持。三方合力联动,苍南县垃圾回收、清运、处理的运作链条逐渐完善,也较好解决了传统垃圾清运带来的“散乱污”问题,更多了几分规范化与专业化。
“苍南无废城乡”小程序上线以来,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不定期深入社区、商业街等地段,普及推广垃圾分类和无废城乡建设理念,惠及群众一千多人次。期间,垃圾分类宣教,“以桶换桶”“定时出桶”模式的考察同步开展,作为“无废城乡”建设的多项工作分支,为城市可再生资源高效化循环、规范化处置探索更多路径。
通讯员 陈巧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