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阿坝州专电 9月26日下午,2025年温州医科大学“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走进阿坝州”马尔康站座谈会举行,专家们建议将阿坝州打造成高原眼健康区域医疗中心,惠及川甘青更多群众。
当天下午,温医大眼视光医学部主任、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吕帆,阿坝州委常委、副州长王勇,阿坝州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浙江省驻阿坝州工作队长董步显,温医大宣传部部长李军红,阿坝州卫健委主任向秋杰,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张康,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陈洁,温医大教授陈江帆,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党委副书记陈先建、副院长陈绮,温医大眼健康与疾病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印赞,阿坝州人民医院院长杨林率班子成员以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等参加了座谈会。
以“健康光明行”为载体
持续开展精准系统眼健康帮扶
自2016年以来,温医大始终聚焦“高原眼病高发、群众就医困难”这一现实难题,以“健康光明行”为载体,以建设高原眼健康“一分中心两基地”为关键支点, 持续开展精准、系统的眼健康帮扶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派出专家1200余人次,捐赠设备价值超600万元,持续为阿坝州培养多名本土眼科骨干,逐步构建起覆盖州县两级的眼健康服务与科研网络。
依托温医大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温医大于2024年在阿坝州人民医院挂牌成立“高原地区眼健康研究中心阿坝分中心”,并设立5G远程诊疗平台,实现与温州专家的实时互联,推动“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温心守护·共健阿坝”等公益项目落地,累计完成爱心复明手术超2000例,惠及众多脊柱侧弯、唇腭裂等患者。
在县级层面,持续推进对壤塘县、小金县的深度帮扶,支持壤塘县建设眼健康基地, 累计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超1600例,为2000余名学生开展视力与口腔筛查;支持建立眼视光中心、5G远程平台与名医工作室,培养2名本地医师独立开展白内障手术,填补县域技术空白,目前仍有2名医生和1名护士在温州进修。支持小金县建设眼健康基地,捐建县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配备先进激光治疗设备,实现5G远程会诊, 培养9名眼视光专业人才,建成高原眼病数据库并启动“紫外线与白内障”等特色队列研究,成为浙川医疗支援“输血”转向“造血”的典范。
温医大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探索长效医疗帮扶模式,牵头从民间筹集专项资金近2000万元,为近4万名群众建立眼健康档案,免费帮助9600多人重见光明,受益眼健康科普群众超60万人,累计培养藏族眼科专业人员16名,成立眼视光中心11家、眼科手术室3间、低视力教室1间、远程平台8个,有效解决了医疗资源人、财、物短缺的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的医疗资源。该工程于2021年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2023年温医大眼视光川藏青光明行团队获评四川省阿坝州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也是唯一获此表彰的州外团队。
让温阿“山海情”
在健康守护中焕发新生机
吕帆说,从2012年实施川藏青健康光明行以来,目前已构筑了由医院、社会公益组织、媒体、基金等共同助力的公益项目品牌,从“输血”向“造血”飞跃,尤其是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与阿坝州人民医院成立的高原地区眼健康研究分中心,已围绕高原地区独特的眼健康需求开展深入系统研究,实现高原地区防盲治盲工作的精准化,并从临床医疗、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等方面切实提高高原地区眼部疾病的防治能力。
王勇表示,温医大及附属医院以公益为纽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高原,与阿坝“石榴籽”工程紧密对接, 正是对阿坝州群众健康需求的精准回应。希望两地团队紧密配合,将温医大的专业优势与阿坝基层医疗网络有效结合,为阿坝州培养一支留得住、能战斗的本土医疗队伍。同时也愿以此次医疗协作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地文化交流、情感交融, 让温阿之间的“山海情”在健康守护中焕发新的生机。
董步显说,浙阿对口支援重视民生和医疗援阿,十四五期间,对阿坝州人民医院援建投入2200多万元,这次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与阿坝州人民医院双项赋能,以点带面,从高原眼健康入手,建基地,做示范,同时,要软硬和长短结合,真正为阿坝州群众的健康服务。
向秋杰说,温医大及其附属眼视光医院,多年来怀揣大爱、不忘初心,一次次将先进技术与暖心关怀送至雪域高原。每一次帮扶,传递的不仅是医术与光明,更是对民族地区同胞的深情厚谊和实实在在的健康守护。
座谈会后,吕帆教授走进马康市第二小学,给小学生讲授了《我们的眼睛》科普讲座,从明明美美两个动漫形象,讲座结合眼部构造、近视预防及日常保健等知识,通过动漫与文字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帮助小学生掌握科学用眼方法。她还向该校学生赠送了保护眼睛科普书籍。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团队则为该校和马尔康市第四小学158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
阿坝州卫健委给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等单位赠送锦旗。
温都特派记者 陈忠
编辑 陈东升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