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树洞|孩子早恋了? 这苗头是不是要早点掐?

2025-09-22 13:57 掌上温州客户端 

心灵树洞.jpg


3010208_shaohr_1754987820480_b.jpg

陈书黛

温州市实验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咨询师,省心理健康教育A证教师,鹿城区教育系统最具影响力心育教师,父母效能系统训练(STEP)培训师,温州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导师团讲师,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心理辅导技能大赛优秀论文一等奖。


家长问:

我儿子今年5年级,成绩一直位列班级第一,同学眼中的“学霸”。暑假这段时间,我发现他变得爱看手机了,于是密切关注他的动向,发现他微信聊天比较多的是个女同学。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他早恋了。于是我找同班的同学侧面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原来他俩经常被同班同学嗑CP。我想早点掐掉这点苗头,该怎么做?


温州市实验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陈书黛回复

我很理解家长对青春期初期孩子情感变化的担忧。五年级的孩子处于青春前期,对异性有好感是正常的,但家长可能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或行为。

首先,家长需要先放下自己的焦虑。心理专家对青少年发展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约五成的五年级学生开始出现对异性的朦胧好感,但这种好感与成人理解的恋爱有本质差异。孩子的问题是否能直接定义是早恋?建议家长不要急着给孩子贴“早恋”标签。可能孩子和女同学之间只是朋友关系,被同学起哄,所以“人云亦云”了起来。

家长需要多方、客观了解情况,避免造成误解。建议家长先观察而非定性,保持开放沟通,避免粗暴干预。要警惕“罗密欧效应”,强行阻断可能激发逆反心理,你越不让我做什么,我就偏要做什么。

其次,家长需要表达充分的同理心。肯定孩子的优秀,成绩一直位列班级第一,想要“一直”第一下去,需要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肯定会有压力。这个时候孩子使用手机聊天可能是一种社交释放。同时,家长需要自我反思,是否过度关注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社交需求,是否给予足够的陪伴?可能孩子想要寻求同龄人的情感支持,家长应理解这种需求,正确引导而不是扼杀。家长可以给孩子组织感兴趣的家庭活动,增加亲子互动,减少手机使用时间,自然转移注意力。

有研究表明,只要家长做好渐进引导,近90%的“准早恋”在三个月内可自然转化为健康同伴关系。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家长要做一个智者——不急不慌,唯有创造适宜环境,方能为孩子的成长输送更好的养料。


心理故事扫码联系我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32期

“好学”姐  林摄尔

编辑 林摄尔

审读 徐卉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14B20250921C.jpg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