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记者从8月22日举行的民间金融改革实施推进会上获悉,根据此前获批的《温州市民间金融改革试点方案》,我市民间融资改革将围绕民间股权投资全周期可持续、民间财富管理规范健康发展和民间金融治理和金融文化建设这三条路径展开。
2012年,温州获批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多项改革措施,探索民间金融规范发展路径。2023年5月,我市起草《温州市民间金融改革试点方案》,并于今年5月31日获省政府批复实施。
此次民间金融改革试点计划通过3年左右时间,在温州基本建成规范高效的民间金融运行体系,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地方金融管理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并形成一批创新性引领性制度机制成果,为全国金融改革探索路子、贡献经验。
此次民间金融改革试点将围绕三条路径迈进:首先是针对民资与产业“双融双促”需求,推动民间股权投资全周期可持续;其次是针对民资保值增值需求,推动民间财富管理规范健康发展;再者就是针对民资安全性需求,加强民间金融治理和金融文化建设。
从《温州市民间金融改革试点方案》来看,此次改革试点在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加强民间财富规范管理、强化民间金融安全治理等三方面共有九大举措。
在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上,推动民间资本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健全覆盖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大力发展并购基金,推动政府投资基金与民间资本合作,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向重点基础设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以及探索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包括鼓励金融机构探索股债联动、投保联动等服务模式,以及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探索民间资金跨境金融服务新路径,包括深化个人侨汇结汇便利化试点、跨境融资便利化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系列试点。
在加强民间财富规范管理上,促进民间财富管理规范健康发展,包括创新满足家族财富代际传承、侨商侨民财富管理、普惠理财等多样需求的财富管理服务和产品,以及探索建立金融产品线上查询机制,识别避免非法金融产品,守护好老百姓“钱袋子”;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不仅鼓励银行机构打造慈善公益联盟,而且也支持民营企业设立慈善信托和慈善基金。
在强化民间金融安全治理上,迭代升级“温州指数”,强化数智金融平台支撑,完善地方金融制度体系,深挖厚植地域金融文化。针对地域金融文化方面的挖掘,将依托“永嘉学派”事功思想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实施金融诚信和金融风险教育工程。
此次推进会上,一批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还进行了签约,将开展科创投融创新、产业园区小微企业代款ABS、财富小镇、养老股权慈善信托等项目的合作。
温都记者 郑俊杰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