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镜大使”许琛琛:带领患者清晰看世界

2025-08-22 10:35 掌上温州客户端 


 

【人物名片】许琛琛,现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教学副主任、准分子激光专科副主任(兼),挪威特隆姆瑟大学访问学者。从事眼科临床30余年,擅长近视、远视、散光、老花及特殊疑难屈光异常的治疗。主刀角膜屈光手术15余年,已成功医治患者数万例。

近视、远视、老视(俗称老花),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几类视力问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屈光手术中心教学副主任、准分子激光专科副主任(兼)许琛琛深耕屈光不正领域三十载,帮助众多患者圆了“摘镜”梦。

早上8时不到,许琛琛已换好白大褂出现在诊室,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此时候诊区早已座无虚席。在暑期就诊高峰期,她平均半天就要完成20余台手术或是接诊40多名患者。而这样的工作强度,她一坚持就是三十年。

因人而施:让患者重获清晰视界

“许医生,我的眼睛还能恢复吗?”诊室里,一位年近六旬的患者忧心忡忡地问。数月前,一块铁屑飞入他的眼睛,虽然异物被及时取出,但视力已遭受重创,术后矫正视力也仅有4.4,还伴有重影。经过详细检查,许琛琛发现患者角膜中央因异物损伤形成瘢痕,角膜变得不规则,影响了视觉质量。

如果采取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有限,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面对这一棘手病例,许琛琛创新采用Smart手术(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结合个性化矫正技术的定制治疗方案。术后复查时,患者的裸眼视力已恢复至5.0。“现在又可以开车了!”患者难掩激动。

手术室里有一面留言墙,上面贴满了许多患者留言的小卡片,每张小卡片都表达了患者感激之情。

一名退休患者酷爱运动和摄影,但高度近视和明显的老花让他无法轻松方便地看远和看近,曾经的爱好也变得索然无味。考虑到他经常打球,眼部容易受到外伤,许琛琛为患者精心设计了Smart联合老视矫正手术方案。术后,患者不仅重获清晰视力,更找回了生活的乐趣。“现在我可以带着孙子去打球,用相机记录生活,退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患者欣慰地说。

察言观色:屈光治疗不只是锦上添花

暑期就诊高峰时,诊室外的长队常让患者变得焦躁。许琛琛总能敏锐地捕捉到患者的情绪变化,一句简单的“久等了”,一个习惯性地为患者清洁下巴托和额靠的动作,往往能瞬间平复患者的烦躁。

“医生不仅要能治病,还要学会‘察言观色’,焦虑会影响手术疗效。”许琛琛说,一位40多岁的近视患者,术后因干眼症恢复缓慢,每次复诊都愁容满面。许琛琛没有急于推进治疗,而是耐心安慰:“恢复需要时间,焦虑反而适得其反”“这次比上次有进步”。渐渐地,患者重拾信心,视力也逐步得到改善。“许医生,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患者由衷地说道。

许琛琛谦逊地将自己的工作比作“锦上添花”。“来我们这里的并不是失明或者半盲患者,本身就是正常眼,屈光手术对他们来说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提高生活品质。”实际上,如今人们对视觉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仅希望看得清晰,还希望看得舒适、看得持久。许琛琛的工作就是让人们摆脱眼镜的束缚,更加清晰、舒适得看世界。

在科研与临床之外,许琛琛始终致力于推动个性化屈光治疗的发展,尤其是在老视和复杂屈光不正领域,力求让每位患者都能拥有最佳视觉体验。她的创新求索精神,如同她的医者仁心,永不止步。

口碑相传:患者是最好的“推荐人”

许琛琛的患者中,不少是“老带新”推荐来的。一位妈妈带着刚高考结束的女儿来做近视手术,“我当年的近视手术就是许医生做的,现在视力依然很好。”

这份信任源于许琛琛对每台手术的极致追求和严谨态度。“不仅要让患者看得见,更要看得舒适、持久。”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

三十多年的行医路上,面对医患关系的复杂性、患者的高期待、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许琛琛始终保持着医者初心。“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时间会给出答案。”这是她的信条。

“让患者能更好地看清世界,这就是我的使命。”许琛琛微笑着说。在她的手中,更多光明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

 

温都记者:李雅

摄影记者:林舒菡

通讯员:金子扬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