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主导+慈善补位+社会参与”温州救助新模式助力困难群众“破茧重生”

2025-08-14 15:08 掌上温州客户端 

近日,温州市鹿城区上演了一场“生命接力”:在鹿城区助联体的统筹协调下,鹿城区民政部门、南郊街道助联体服务站、鹿城区三乐亭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等多方力量积极联动,从发现困境到彻底救治的全流程救助跟进,帮助外来务工者陈某摆脱病痛折磨并重获生活希望。这场救助行动生动诠释了“政府主导+慈善补位+社会参与”的温州救助新模式,诠释了“大爱温州”的城市精神。

陈某,38岁,在户籍当地属于低边家庭成员。家里老人孩子留守在村子里,他独自到温州务工多年,长期的家庭重担导致他一直没有积蓄。今年6月开始,陈某因肾结石问题多次接受治疗,基本耗尽了陈某手头的资金。7月中旬,陈某病情突发恶化,出现剧烈疼痛症状,被紧急送往温州市中医院进行救治。在温州市中医院,陈某首次手术成功取出结石,但因经济极度拮据,无法按照医嘱进行二次手术以取出体内残留的引流管。而术后的尿血、剧痛等病痛折磨,令陈某无法继续从事劳动,因此失去了收入来源。与此同时,陈某第一次手术还拖欠温州市中医院 3600余元费用。他陷入了医疗与生活的双重困境。

 

“痛得直不起腰,连好心人送的盒饭都咽不下”,回忆流浪经历时陈某声音颤抖,“痛加上尿血,真的很难受,去找工作都没办法。老家的老人和孩子都要用钱,我却没办法工作。”失去收入来源后,他被迫露宿公园、桥洞等公共场所。

鹿城区助联体工作人员在得知陈某的情况后,一方面,工作人员积极联系鹿城区民政局社救科及南郊街道助联体服务站,对陈某的相关信息进行详细核实,并前往陈某流浪场所进行排查,确保救助工作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积极协调慈善组织,探讨是否能够为陈某提供帮助并筹集所需资金。在各方的紧密配合与高效协作下,仅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信息确认、资源对接与资金筹措等一系列复杂工作,为后续的救助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8月6日,由鹿城区民政局、鹿城区助联体、南郊街道助联体服务站及三乐亭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组成的救助小组,陪同陈某前往温州市中医院进行救治。“钱的问题我们解决,你只管安心治病”,救助组组员三乐亭负责人蒋进福拉着陈某的手表示。蒋进福为陈某当场垫付了欠款,并全额承担了二次手术医药费。当天,陈某顺利接受了手术,成功取出了体内残留的引流管。术后,三乐亭还给予陈某1300元作为一周康复期内的生活费用。

据悉,此次救助不仅解决了陈某的燃眉之急,也充分检验了助联体“1+N”救助体系的响应能力,未来将持续深化“慈善+救助”模式,让更多困境群体能像陈某一样,在温州这座“大爱之城”获得温暖和力量。

温都记者 陈伟

审核 王金杰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