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客户手持三张1994年的泛黄纸质存单,来到工行温州平阳支行辖内网点寻求帮助。该存单是其已故父亲所留,希望查询能否支取。面对这份跨越三十年的金融凭证,工行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开启了一场档案“溯源”之旅……
面对这份跨越三十载的金融凭证,网点柜员迅速行动。然而,现代电子系统查询显示,该笔存单无记录。考虑到凭证年代久远,系统电子化尚未覆盖早期,柜员立即意识到:纸质历史档案是解开谜题的唯一钥匙。网点负责人迅速将情况上报至支行业务主管。
“客户基于信任而来,我们必须恪守承诺,给历史一个负责任的交代。”支行业务主管斩钉截铁,即刻按制度签批了调阅1994年度手工登记簿的申请。同时,网点人员郑重向林先生说明情况,并承诺一周内给予明确答复。林先生对工行严谨规范的操作流程表示理解与信任。
随后三个工作日,支行业务主管在档案室展开了一场对历史的细致追寻。工作人员依据严密流程,在浩如烟海的档案库中,精准调取相关年度的历史手工账簿与凭证。他埋首于尘封的卷宗,逐页检索、反复比对。最终,在一本1994年的“储蓄挂失登记簿”上清晰地揭示了真相:该笔存款在存入后不久,已由林先生的父亲本人按规定办理了正式挂失手续,并完成销户及全额支取。泛黄但保存完好的原始登记簿,成为这段跨越时光的金融交易最权威的背书。
当网点人员将清晰的历史记录及详细说明呈现给林先生时,他仔细查阅后,脸上露出了释然与敬佩的神情。“虽然存款早已结清,但工行能如此重视一张三十年前的存单,信守承诺、翻查故纸,这份对客户的责任心,以及保存如此完好的历史凭证,正是我们信赖工行的原因。”林先生由衷赞叹道。
泛黄纸页承载信用,岁月流转不改承诺。一张三十年前已结清的存单,不仅是对工行完善历史档案管理机制的检验,更是对“诚信为本、客户至上”核心理念的生动诠释。中国工商银行始终以高度的契约精神守护每一份托付,无论岁月更迭,那些被精心保管的历史凭证,始终无声地诉说着工行对客户永恒不变的信用承诺。这份承诺,比任何账目都更厚重,它深植于制度,践行于日常,在时光流转中铸就“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金字招牌。
通讯员 吴立俭 孔令铽
责编 周晓玲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