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159.53亿元!温州这条高速公路有新消息

2025-07-27 17:50  

7月27日,瑞苍高速苍南段前村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完成收面,桥梁伸缩缝首件工程顺利完工。这一关键节点的突破,标志着这条贯穿浙南的交通大动脉正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为年底建成并具备通车条件按下“加速键”。

微信图片_20250727102318.jpg

作为浙江省 “十四五” 规划重点工程,瑞苍高速由浙江交通集团投资建设,全长52.6公里,总投资159.53亿元,途经温州市瑞安、平阳、龙港、苍南四县市,承载着完善区域路网、助力山海互济的重任。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57.96亿元,占总概算的 99.02%,总体形象进度达98.45%,冲刺决战的号角已然吹响。

微信图片_20250727102334.jpg

该项目桥隧比高达87%,主线36座桥梁需设置1213条伸缩缝。这些藏在梁板衔接处的 “呼吸缝”,既是调节桥梁热胀冷缩位移的“调节器”,也是直接承载车辆荷载的“缓冲带”,其质量直接关乎桥梁结构安全与行车舒适性。


微信图片_20250727102406.jpg
微信图片_20250727102352.jpg


此次完工的首件工程,将桥面高差精准控制在1.5 毫米以内,相当于混凝土面与沥青路面间的高差甚至比一粒大米宽度还要小。这近乎严苛的精度,正是为了从源头避免行车颠簸。“高差哪怕再大一点,车辆驶过就会产生明显颠簸,长期下来不仅影响体验,还可能加剧桥梁损耗。”中盛路桥科技集团班组长张民解释道,这种“毫米级控制”是对行车舒适度的极致追求。

图片

要实现这样的精度,项目在源头设计、原材料把关、工序管控、成品保护等四个环节下足“绣花”功夫。要求建设者严格遵守“每道工序经验收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铁律。在项目编制中,对切缝、开槽、钢筋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关键工序均有明确标准。项目实行“一缝一档”制度,每条伸缩缝都有专属数字档案,详细记录设计、施工以及每道工序的关键信息。通过数字档案,建设者可追溯伸缩缝的全生命周期,真正实现工序管理和施工质量靠数据决策、用数据说话。

微信图片_20250727102426.jpg

建设中的瑞苍高速括山桥-摄影/李昭奕

目前,首件工程已进入14天养护期,现场采用硬隔离封闭管理,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开放交通。剩余的伸缩缝将以首件工程为标准加紧施工。

道通人兴,路通民富。通车后,瑞苍高速将串联起浙江 “九纵九横五环五通道多连” 高速网,推动长三角交通提质增效,为城乡融合注入强劲动能。而这一条条精准到毫米的 “呼吸缝”,不仅承载着车辆的平稳通行,更托举着山海协作、共同富裕的民生期待。

来源:苍南发布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