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烈先生珍贵手稿“回家” ,193件遗赠南戏故里温州

2025-07-24 22:06 掌上温州客户端 

温都讯 7月24日,温州籍著名剧作家张烈先生手稿捐赠仪式在温州博物馆举行。张烈先生的子女张瀚、张泠等家属,将凝聚父亲毕生心血的193件珍贵资料无偿捐赠给家乡,包括《张协状元》》《重耳君臣》等代表作的手稿原件、获奖证书及剧照等。

张烈先生(1941.11.22-2023.9.23)为国家一级编剧,温州人,生前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昆剧研究会荣誉理事,曾任温州市瓯剧团副团长,更获国家文化部授予“昆曲艺术优秀(编剧)主创人员”殊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笔耕不辍,创作公演了《张协状元》《公孙子都》《重耳君臣》等30余部涉及京、昆、瓯、越等多剧种的优秀剧本。

其代表作《张协状元》堪称传奇,不仅摘得中国昆剧节优秀剧目奖、文华剧作奖、曹禺剧本奖,更荣膺中国戏曲最高专家奖“中国戏曲学会奖”,为温州实现该奖项零的突破。该剧以书生张协负心故事为核心,更被盛赞“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流派——永昆”,蜚声海内外。他的另一力作《公孙子都》同样斩获中国戏曲学会奖与文华剧作奖,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工程。

捐赠仪式上,张烈先生子女深情追忆父亲。女儿张瀚讲述了《公孙子都》的创作缘起:张烈先生的初稿 《重耳君臣》是为温州越剧团写的历史剧,后改名为《晋公子重耳》,该剧深得首都专家好评,并获得了浙江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浙江昆剧团想找《公孙子都》的编剧,首都专家推荐了张烈先生。由此张老编写了《公孙子都》这个戏,并被拍成戏曲电影。

谈及捐赠初衷,张瀚动情表示:“南戏故里在温州,好剧本是基石,剧作家赋予戏剧灵魂。将父亲手稿捐赠展出,是为弘扬南戏文化出力,这是父亲的意愿,也是我们怀念父亲的一种方式。”

儿子张泠回忆幼时随父采风的点滴:“父亲总骑着三轮车带我看戏、看电影找灵感……整理遗物时,无尽思念涌上心头。”虽有万般不舍,但为防岁月流转致手稿散佚,全家慎重决定让这份文化遗产“回家”,“由博物馆专业保存并展示,让更多市民了解父亲对温州戏曲的贡献”。

温州博物馆馆长金盾由衷感谢张烈先生家人的无私捐赠。他高度评价张烈先生是温州戏曲界的旗帜人物,其改编的《张协状元》红遍全国,更是温州唯一曾担任全国戏曲比赛评委的编剧,“博物馆定将珍视这批宝藏,规划用于未来南戏博物馆展陈,让后世铭记张烈先生为温州文化铸就的辉煌篇章。”

温都记者 叶超艳

责编 林剑静

审核 陈侄辉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