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7月15日,温州正式进入主汛期。水利部门综合研判预警:7至9月全市降水预计偏少一两成,区域性旱涝并存;鳌江流域发生超警洪水概率较大,楠溪江、飞云江风险中等;若遭遇台风叠加天文大潮,三江口地区水位或逼近甚至突破蓝色警戒线。
面对复杂局面,温州水利部门未雨绸缪,构建起多层次防御体系。提前15天启动汛期工作机制,2326处重点水利工程、1864个山洪村落逐一明确1.1万名防汛责任人,并通过培训、告知、抽查确保责任到人。同时,修订市级防汛预案,绘制风险图、抢险“一张图”,修编百余座水库水闸调度方案,形成“平战结合”预案体系,并开展跨区域联合演练提升协同能力。
“小流域山洪突发性强、破坏力大,防御重在预警与转移!”温州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林统说,温州山区广布,116条小流域潜藏风险,当地创新构建三重防御体系:责任网格化、预警智能化、转移精准化。
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1.08万名责任人覆盖1864个重点村落,确保“一村一策”。依托“气象预报+实时监测”,发布24小时五色风险预警;利用数字孪生技术,雨情一旦触发阈值,系统自动通过提示单、短信、电话“递进式叫应”责任人;501套声光电设备与1000套入户终端实时监控河道,强光语音自动示警。聚焦“谁组织、转移谁、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大环节,确保危险区群众应转尽转、安全有序。
据介绍,这套“人防+技防”体系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发布山洪预警16期,发送预警短信1.94万条,成功实现人员零伤亡。
主汛期已至,温州正全力迎战这场“江河大考”。水利部门呼吁山区群众牢记“三察三不三立即”:察雨情、察水位、察异响;不进预警区、不野外玩水、不冒险涉河;遇险情立即撤离、立即向高处转移、立即求救自救。
温都记者 蔡挺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黄云峰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7月16日02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