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晕倒,有可能不是中暑是中风

2025-07-15 08:08 温州都市报 

温都讯 “当时看他瘫在地上直冒冷汗,我们都觉得是天太热中暑了,谁能想到是中风。”昨天,在瑞安市中医院,建筑工人李师傅的工友仍心有余悸。医生提醒,盛夏高温下,中暑与中风常因相似的“前奏”容易被混淆。

发病时,李师傅正在工地上作业,突然晕倒在地。以为是中暑了,工友将其抬至阴凉处降温。但症状一直没有缓解,李师傅随后被送到瑞安市中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急性脑卒中(中风)。由于延误了最佳救治时间,他留下了左侧肢体活动障碍的后遗症。

无独有偶,75岁的白阿婆最近也中了招。白阿婆一直觉得空调冷气对身体不好,于是大夏天,就算热得大汗淋漓,她也只是开个电风扇。前几天一早,她一觉醒来突然感觉左侧手和脚不能动弹,还有恶心和呕吐。家人发现后,以为是天气闷热,老人可能中暑了,便让老人多喝点水。但一天下来,情况并不见好转,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幸亏抢救及时,白阿婆才保住了性命。

类似李师傅和白阿婆的“误判”并不少见。“最近一周,我们急诊接诊了近10例被误为中暑的中风患者。”温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陈玲珑介绍,盛夏高温下,中暑与中风常因相似的“前奏”——头痛、头晕、乏力、恶心,被市民忽视而误诊。但二者本质截然不同:中暑是体温调节失衡导致的“全身过热”,而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局部危机”。

如何快速分辨中暑与中风?陈玲珑支了几招:一看症状:中风有口角歪斜、说话含糊、肢体乏力或者眩晕得很厉害、眼睛复视;中暑引起的头痛、头晕,一般是在闷热环境,或太阳下直晒,或过度劳累之后发生。二看体温:中暑患者体温多飙升至38℃以上,严重时可达40℃,且皮肤滚烫、干燥少汗;中风患者体温通常正常或仅微热,可能大汗淋漓但体温不高。三看缓解:轻度中暑者转移至阴凉处、补充水分后,症状多在半小时内缓解;中风的症状则会持续加重,休息无法改善。

脑卒中被“误会”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一般中风的发病高峰多在寒冷季节,因此在夏季出现时,市民往往很容易忽视。陈玲珑表示,其实在气候炎热的情况下,人体出汗多,体内水分散失快,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常会因为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高而诱发脑血管堵塞,导致缺血性脑中风。  

温都记者 何群芳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朱斌

监制 王冰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