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7月12日,《南宋名臣周端朝传》新书发布暨学术研究讨会在市区的温州书城举行,该书作者与多位我市文史学者对温州籍的南宋名臣周端朝进行解锁,也揭开了温州历史名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16多万字的《南宋名臣周端朝传》来之不易
在《南宋名臣周端朝传》出版前,即便询问我市文史学者也不一定对周端朝这个南宋名臣说出个一二。因为,现存关于周端朝的资料只有墓志铭、6个孤篇短文和5首古诗及零星内容。
然而,身为作家兼文史写作者的明人和张晓两人,对周端朝展开了全面的资料搜索,然后以“尊重历史、合理演绎”的方法,撰写了周端朝传记,共计13个章节、16万多字。
明人表示,周端朝不仅是南宋名臣,而且师从南宋大思想家朱熹及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等一批当时的大师,同时也是“庆元六君子”之一,值得去挖掘其在温州的历史文化价值。
“《南宋名臣周端朝传》前11章共涉及5万多字,但是我们查询到的资料不到2000字,如何使用有限的资料演绎周端朝的一生?我们决定用讲‘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表述。”张晓说,历史人物描写,不应该死死板板、纸上谈兵,而是要合理发挥想象,根据资料,让他活动起来、动起来,周端朝应该是个会呼吸、会说话、有思想、活生生的人。据了解,张晓还查阅了100多册书籍,尽量找到与周端朝有关的蛛丝马迹,以便更好地将他展现给大家。
《南宋名臣周端朝传》还以周端朝为中心,描写了陈傅良、叶适、蔡幼学等温州南宋时期一群文人官员永不停歇的学术追求;为国筹谋的政策抱负;歌颂他们为民请命、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目前,《南宋名臣周端朝传》已在温州书城等新华书店销售体系的书店上线销售;同时,我市的相应图书馆也已获赠《南宋名臣周端朝传》。
众文史学者点赞《南宋名臣周端朝传》的出版
在12日举行的研究讨会上,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章方松认为,《南宋名臣周端朝传》著者从茫然史料中搜索典籍,整合资料,深化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与学术思想,难得可贵,是认知与宣扬温州宋代文化人乃至永嘉场明代乡贤文化的慧命,也为我们传承理性乡紧文化慧命提供了一个可参阅的文本。“读完全书后,我的两大感受,一是为温州南宋文化展开一个新视点,二是为龙湾永嘉场明代文化增加了新亮点。”
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卢礼阳表示,近些年,我市在南宋永嘉人物和永嘉学派整体的研究与推介成绩斐然,也推出一系列的文献丛书,《南宋名臣周端朝传》的出版是为周端朝这位“君子”立传,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南宋名臣周端朝传》能否也给杭州、台州等地图书馆送书,当地读者不会没有兴趣。”
温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温大人文学院教授金丹霞表示,名人是一座城市最可宝贵的财富,对文化名人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无疑也是推进温州文化高质量发展、建设文化强城的重要内容。《南宋名臣周端朝传》不仅为读者尽可能还原了周端朝不平凡的一生,脉络清晰;还特别挖掘了家风家学对他成长的影响,对形成后来正直清廉的人格很有说服力。“这本书为温州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填补了一个空白。”
“我要为作者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点赞。”市新闻传媒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副总编辑)、文史专家戚速说,他们这份对历史的执着追求,对学术的严谨态度,正是历史研究者所需要的宝贵品质,值得每一个人学习与钦佩。
戚速认为,《南宋名臣周端朝传》的出版,不仅是对周端朝个人历史的一次全面梳理与呈现,更是温州传承与弘扬宋文化的重要举措。“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温州在南宋时期的历史地位和文化贡献,进一步丰富了‘温州学’的内涵,也为‘千年商港’增添了更加厚重的文化色彩,也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何以是温州’的深层逻辑、‘何以为温州’的基因密码、‘何以强温州’的精神轨迹、‘何以兴温州’的多元开放,进一步把准温州学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
市政协委员、谢灵运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航表示,作者把零碎杂乱的史料搜集起来,进行拼图搭积木,再展开合理想象,串连成文,大致勾勒出周端朝的一生事迹与成就,颇为不易,可将《南宋名臣周端朝传》视为宋韵文化的一个普及读本。
温都记者 郑俊杰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