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飞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心理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温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高级讲师,浙江省中小学A级资格心理教师。
小楚同学在大考前心脏总是跳得特别厉害,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趴也不是,浑身难受;小诗有时会莫名的头痛和肠胃不适……这些孩子的父母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没有器质性的问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焦虑。看着孩子因为学习焦虑引起的身体不适,作为家长心疼不已,同时也不知道该怎么陪伴?
临近期末大考,学生出现焦虑的情况的确不少,我们可以试试“简化”的方法来缓解。跟大家分享一个美国家庭咨询治疗师金·约翰·培恩的成功案例:8岁的詹姆斯长期失眠、胃痛、挑食,与同龄人相处困难,还对骑车和坐车有恐惧。咨询师培恩观察发现,他的父母长期关注时事新闻,家中3台电视常锁定新闻频道,吃饭、休息时也讨论时政与环保相关内容,导致孩子从小被过量信息包围。父母曾因为孩子比同龄人懂得多而感到满足,却未料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培恩建议家长给生活做简化:家里仅留1台电视放书房,移除其他所有电子游戏设备,待孩子入睡后再讨论时政等话题。短短2周,詹姆斯的焦虑消失,睡眠改善;3~4周后,老师反馈他不再挑食,且会主动与邻居孩子交往并交到朋友。
从这个案例中,家长可以获得两点启发:
1.简化物理环境:通过减少电视和电子设备、控制屏幕数量,减少对孩子“超负荷信息”输入。若我们家中物品过多、杂乱无章,易造成信息过载,无形中影响孩子。我曾跟一个很焦虑的孩子交流,他告诉我,妈妈喜欢买买买。他们家没有坐的地方,家里的所有地方都被妈妈的衣服所占据。家长有必要时调整家中过多的物品。
2.简化语言环境:许多家长认为,与孩子聊国家大事能让其“知天下”,谈家庭琐事能让其 “懂艰辛”,却忽视了孩子尚未具备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过多资讯不仅无法让孩子“准备好”面对世界,还会传递父母的焦虑,导致孩子心理负担加重。曾有一个孩子就因为太懂事,拼命逼自己成绩好,压力大,焦虑抑郁情绪严重,最后不得不休学。
成人和孩子的世界需要有界限。因为“孩子在你的话语中主要听到的是情绪而不是内容。”家长最好用行动去展现,孩子会学到更多。
简化孩子的世界,减少过量信息输入,让我们给孩子的积极改变和成长铺路吧。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21期
本版主持“好学”姐 林摄尔
编辑 林摄尔
审读 朱彤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