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一心为厂,两袖清风。这是陈金弟给认识他的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在担任厂长的几十年里,他以厂为家,几乎将家事全部丢给妻子,自己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他干净做事、清白做人,为了工厂发展自掏腰包,却坚持不拿公家“一针一线”,拒绝以职务之便帮女儿安排工作,甚至连住房都是租的……
尽管已退休20余年,但他还是温州市铜器五金厂这家集体企业不可或缺的一员,仍以80多岁的高龄,“奋战”在一线。
有信仰!以厂为家,工作第一家庭第二
1942年出生的陈金弟,初中没毕业就进入国营工厂工作。1958年在全国大办钢铁时先后安排在温州钢铁厂和海门钢铁厂工作(现椒江市),后被调至温州市剪刀厂工作。1963年2月,他响应号召入伍,成为了一名铁道兵。
退伍回温,陈金弟被安排在原来的集体企业温州剪刀厂工作。随后,他结婚生女。婚后,他很少管家里的事,基本上在工厂做事,三个女儿都是由老婆在管。
由于工作努力,陈金弟于1983年被调到温州紧固件厂工作。一年后,他又转任温州市建筑五金厂厂长。1988年,他转任温州市铜器五金厂厂长。
彼时,铜器五金厂情况很差,车间仅一个,还欠着银行9.4万元贷款。上任不久,陈金弟就着手融资,让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可是,到了1991年,因马鞍池路修建,铜器五金厂需要拆迁。但上级只给企业55万元拆迁费,还要企业自找土地新建厂房。
经过一番努力,铜器五金厂获得3.87亩的用地指标,但需工厂自行到省里跑审批。1992年12月份,陈金弟跟建设部门相关领导一起去杭州。为了赶时间,平时省惯了的陈金弟,破天荒的大方了一把——坐飞机去杭州。
这次坐飞机去杭州花了几百元,陈金弟觉得“用大了”,于是在食宿上拼命节省。其他同行人住宾馆,一晚要100多元,他就去住省军区招待所,一晚只要几十元;在一些应酬上,他也尽量节省开销,甚至自掏腰包。而当时他的月工资100多元,老婆所在企业也不景气,家里全靠他的工资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铜器五金厂新厂房用地获省相关部门审批通过。随之,陈金弟迅速回温,到各个部门游说,要求提高老厂房拆迁补偿,最终拆迁补偿金从最初55万元提升至110万元。
但好景不长,在民营企业产品的冲击下,铜器五金厂经营每况愈下,到1995年不得不停产。为了节约开支,铜器五金厂停产后安排上班的人员只有会计、出纳及陈金弟三人,其余职工均回家“待业”,因此他在工厂需承担多个角色,工作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购置了一套炊具在工厂,午饭也在工厂里烧起来吃,每天从早上处理事情到晚上才能回家。
2002年,陈金弟退休。当时,他做企业的朋友看中其人品,想高薪邀请他加盟。可是,温州市铜器五金厂仍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需解决,经验丰富的陈金弟是不二人选,厂里上级部门又返聘陈金弟为厂长。
放弃赚钱的机会不只一次。当时,还有一家集体企业叫陈金弟兼职做厂长,帮他们工厂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也被他拒绝了,他要用心做好自己五金厂的事情。
讲原则!清白做人,不拿公家一针一线
对于自已多次放弃赚钱的机会,陈金弟都没有遗憾。但在他心中,没有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还是有些愧疚。关于大女儿工作的一件往事,更成为他人生中最遗憾的事。
当时大女儿初中毕业后,按规定,担任厂长的陈金弟本可以安排女儿到工厂上班,但他感觉不能将家属安排到自己工厂,于是就让女儿自己去找了其他企业的工作,结果女儿上班没多久就下岗了,而且那个企业也没给她缴纳社保等,导致经历一场失败婚姻后,女儿不得不独立经商,结果亏了不少钱,陈金弟也不得不在2012年卖掉仅有的一套住房,替女儿还债。目前他住的房子是租的,已经租了10来年了。
大的女儿的工作不走后门,小到公家的“一针一线”等细微之处,陈金弟也坚守原则。
几年前,五金厂的厂房进行了一场装修,当时装修队工头了解陈金弟租住的房子有些陈旧,提出来免费刷新一番。这被陈金弟一口拒绝。同时,为避免装修队私下上门刷墙,陈金弟买了几桶涂料自行刷白了租住的家。“个人家里的墙刷白,怎能占公家的便宜?”
“老陈太细致了,几桶涂料又值不了几个钱,但这也像是老陈干的事!”得知此事后,五金厂的同事都由衷的敬佩。
“别人当厂长,家里都照顾的好好的,我们家有他好像没他一样。”陈金弟的老伴说,起初厂里忙得时候,他没日没夜的待在厂里,几乎不怎么回家,经常好几天都见不到他一面。女儿们以前也不太理解,经常抱怨爸爸去哪了?但慢慢地她们也理解并支持了爸爸的工作。并且在爸爸以身作则下,在“干净做事,清白做人”的家风影响,她们为人处事都很正直。
天有不测风云。陈金弟妻子的类风湿关节炎也越来越重,逐步变得行动不便,每年吃药就要数万元。从三年前开始,老伴就不能生活自理了,他不得不叫了保姆,上午由保姆照顾,下午自己提前点下班照顾。
如今,陈金弟已卸任五金厂厂长一职,腾出更多时间照顾生病的老伴。但只要工厂有需要,他依然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到工厂帮忙。
在他心中,铜器五金厂这个“大家”,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
温都记者 郑俊杰/文 林舒菡/图
责编 朱斌
审核 周俊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