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于都专电 6月27日至29日,爱心温州·善行天下“大拇指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动走进江西省于都县,为当地8名四肢畸形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帮助他们重获健康,以医者仁心为革命老区群众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6月27日上午,活动启动仪式在于都县卫生健康总院举行,仪式后专家还开展了义诊和“先天性手足畸形基础与提高”主题课程。
大拇指工程牵头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伟阳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副主任医师王安远,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手外科主任丛锐、副主任医师张航,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团委书记林一琪,温州都市报陈忠慈善工作室记者等参与活动。
重塑大拇指,让孩子们健康面对未来
启动仪式后,王安远和张航率先进入手术室做手术,记者获准进入手术室,见证最温暖的感动。接受手术治疗的3名先天性四肢畸形患者,分别是9岁的小赖、5岁的小易、2岁的小谭,他们都是右手拇指多拇畸形。
小赖读小学2年级,他有4个兄弟姐妹,父亲在外务工,母亲在家照顾小孩,爷爷残疾,家中很困难。得知大拇指工程走进于都,小赖的父亲特意从外地赶回来,报名参加这次公益慈善活动。手术中,张航通过“精雕细琢”,重塑了小赖的右手拇指。
王安远则为小易和小谭重塑右手大拇指。
6月28日上午,高伟阳、王安远、丛锐、张航早早地来到于都县卫生健康总院做手术。
小康今年2岁,右手拇指多拇畸形,长了个蟹钳的大拇指。他的父亲说,家人一直担心手指畸形对孩子成长不利,非常感谢大拇指工程专家为小康重塑大拇指,孩子以后能健康面对未来,家人也不用再提心吊胆了。
小康的手术还是一堂观摩课。高伟阳计划将小康的右手拇指合并,重建肌腱、神经、血管等,重塑大拇指。手术中,他在小康的手指上画好“路线图”,边画边对观摩的医生进行指导。来自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饶市人民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于都县卫生健康总院的相关医生现场学习后说,非常钦佩高伟阳教授精湛的技术,观摩手术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名2岁的患者,出生时患上双足并趾多趾,王安远和张航联手为她做手术,王安远做右足,张航做左足,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将这名小患者的双足并趾分开,去掉了多余的脚趾。
当天最后一台手术是王安远做的,患者是4岁的小刘,右手大拇指畸形、肥大和功能受阻。王安远采取截骨、削减重塑了小刘的大拇指。
于都县卫生健康总院副院长梁建昕说,这次活动将提高于都手外科医疗技术和学科建设,造福当地群众。
推动医疗资源共享,赋能基层医疗建设
于都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立新说,此次大拇指工程公益活动走进于都,既是守护群众健康、传递医者大爱的公益之行,更是推动医疗资源共享,赋能基层医疗建设的生动实践。真诚期盼大拇指工程专家为于都的医疗学科建设“把脉开方”,于都县委、县政府将全力支持双方合作,不断引向深入、达成更多丰硕成果,携手谱写于都县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于都县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之一。1934年10月中旬,在于都集结的86000多名红军将士,星夜渡过于都河,在中华大地勾画出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高伟阳说,这次大拇指工程走进于都,以及不久前大拇指工程走进延安,都是为了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筑牢人民生命健康防线做贡献。大拇指工程有专项基金和最好的专家志愿者团队,将助医助教相结合,重视对当地手外科医生的培养,通过现场授课、手术观摩及远程指导等方式提高当地医疗水平,把技术留下来,惠及更多群众。
大拇指工程由温州市慈善总会、中国农工民主党温州市委会、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联合主办,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指导,兰树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资助。自2016年6月启动以来,该工程已为全国600多名手足畸形患者实施手术,受惠群众超3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广大群众称赞。
温州都市报6月30日06版报道图
温都特派记者 陈忠
编辑 陈东升
审读 郑凌
责编 吕进科
监制 王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