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新苗|温州市实验中学七(17)班陈奕璇·深情的土地

2025-06-17 13:57 掌上温州客户端 

文学新苗.jpg

温州市实验中学七(17)班 陈奕璇

风在耳边呼啸,脚下的绿波从四面向我涌来。悠哉的缆车拖着疲惫不堪的我,缓缓地向山巅奔赴。

缆车继续攀升,气温也逐渐凉爽,全身的细胞这时候似乎才得以舒缓和跳动。雨后的翠竹,绿得愈发可爱,斜风细雨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流云缭绕,周围的空气也变得清新宜人,让人忍不住深呼吸,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我不禁心生疑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进行生产劳作的呢?

抵达半山腰,眼前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远山的螺子黛与苍翠的一草一木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太阳揭开了她的面纱。阳光洒落在远山的村落上,让整个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我沿着山路攀登,感受着山势的起伏和变化,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下了缆车,终于,梯田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从上俯瞰,它们蔓延开来,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五彩的绿意由浓到淡,渐渐化开。阳光洒在梯田上,金光闪闪,让这片土地更加璀璨夺目。我看清了梯田的模样,它们渐渐地在我眼前垒起来,如同斑斓而又耀眼夺目的棱镜,映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农民与我在田埂上擦身而过,黄得发旧的斗笠显得他原本并不年轻的面孔苍劲起来,一看就是岁月留下的沧桑痕迹,但依旧能感受到他对未来丰收的期待。沿着田间小径向下走去,一位年轻的姑娘正赶着水鸭从远处朝我们走来,鸭子的一声声鸣叫显得山谷更加幽旷。

我不禁赞叹,曾经这是一个贫瘠的山村,地势险峻,气压过低。然而,人们不甘被现实条件限制发展,用他们的智慧与勤劳开垦出了这一片片梯田。这些梯田中流淌的不仅是乡间的河水,更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身处其间,我仿佛感受到人与土地的依恋。

梯田就像一位慈祥且无私的母亲,哺育着这里的人们。人们世世代代居住于此,兢兢业业地开垦着这片土地,这不就是人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吗?

看着云海和梯田交相辉映的美景,我感慨:梯田之美不光美在那迷人的景致,更美在人与土地的唇齿相依!


自由投稿扫码添加
选择“看我的”

来源:《好学少年》周刊第18期

编辑 夏忠信 朱晓倩

审读 朱彤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25B20250615C.jpg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