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立职校:教育没有“终点”,争做学生人生逆袭的“起点”

2025-06-04 09:03  阅读数:13881

打通升学路径、产教融合育才、“订单式”培养保就业……在浙江省职业教育领域,瑞安市瑞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瑞立职校”)近年来异军突起,成为地方职业教育的一颗新星,其办学突围之道值得深探。

image.png

  破局——

  “点亮心灯,让孩子们重拾信心”

  走进这所由瑞立集团投资5.2亿元打造的全日制民办职校,在96.12亩的土地上,建有112000平方米现代化建筑群,教学楼与实训车间错落有致,学生活动中心内欢声笑语不断。

  “我认为,帮助孩子们重拾信心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瑞立职校书记兼校长焦新臻指出,许多学生在踏入职业学校之前,可能因种种原因而在学校和生活中常感自卑与失落。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助力学生重塑自信,从而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与积极性。

  瑞立职校通过组织师生建立文体艺及学科类各型社团,如设立彰显个性的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构建多元化的育人体系,珍视并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与付出,通过多举措、多层面、多角度的引导,助力学生重塑自信。

  “或许我们的学生在成绩上并非最耀眼的存在,但当他们走出校门,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自信与永不言弃的生命力,有‘不可能’变成‘我试试’的勇气,更是不服就干的志气。”焦新臻说。

  ‌突围——

  “中高职一体化,让升学进入快车道”

  为减轻学生和家长升学焦虑,瑞立职校已全面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2022年我们开始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试点2个班。今年,我们中高职一体化合作高职校计划达到8家,3+2班级招生占比有望突破85%。”焦新臻介绍。

image.png

  据悉,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学制上来看,中高职一体化主要是指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学生在完成中职学业后,无须参加入学考试,直接进入高职继续深造。

  2024年,该校首届毕业生高考大专上线率达99.7%,其中3人考入本科院校。2025年,学校还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达成深度合作,为报考学子搭建了一条通往高等教育的快速通道。

  赋能——

  “产教融合,让孩子们学到真本领”

  根据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最新的指导方针,今后职业学校要往中高职一体化、产教融合特色校、职普融通方向发展。瑞立职校作为一家企业创办的民办职高,要把学生往哪个方向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更受欢迎?诸多问题催促该校在实践中改革创新,摸索适合自己的办学发展之道。

  “我们认为,不论是普高教育、职高教育或者是技工教育,学生的培养最终阶段都会归根到就业上,例如中职生的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高职高专的就业率稳定在91%以上。”焦新臻表示,依托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按照“知识学习由易到难、技能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成长规律,逐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层次。

  据悉,瑞立集团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是该校在温州地区所独有的产业背景优势。“我们会定期从企业邀请工匠、技术能手来校进行专业实训授课,同时也会安排专业教师在假期深入企业,共同参与技术项目研发,并据此开发具有实践意义的校本课程,确保每位学生能在对口的专业岗位上,按照定时、定量、定人、定岗的原则进行实训学习,让学生学到‘真本领’。”瑞立职校教学负责人表示,经过岗位实战让毕业生更好、更快地适应职场环境。

  不仅如此,该校还与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现代集团等23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涵盖订单班培养、教学见习、工学交替、师资培训、技术交流及学生就业等多个领域,均开展了深度合作。

  为帮助学生高质量就业,学校还鼓励学生考取各类技能证书,据统计,该校2022届首届毕业生全员通过职业技能考核,1+X网营运营推广证书试点专业通过率高达97.8%,电工、钳工、电子商务师四级考核通过率均超97%。

  “职校生不再是教育的终点,而是人生的新起点。”焦新臻说,接下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德育、产教、技能三位一体模式,让更多孩子能凭借一技之长赢得人生出彩的机会。

 通讯员 方永丽

编辑:徐奇

审核:胡丹亚

打开掌上温州APP阅读全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