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热心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88868886称,已经用长焦镜头捕捉到市区九山湖里那条鳄鱼的清晰画面。专家确认其为鳄鱼,呼吁尽快实施捕捉以保障生态与人身安全。相关部门部署人员开展诱捕,却因鳄鱼警觉、环境复杂暂未成功。
此前,九山湖出现疑似鳄鱼的消息引发市民广泛关注,而网友拍摄的照片模糊难辨。
昨天下午,鳄鱼现身九山湖荷叶区 曾于恺/摄
市民:
蹲守三小时,拍得清晰真容
5月27日,本报刊发《鳄鱼现身九山湖?》一文,报道了九山湖里出现一条疑似鳄鱼的生物,但因网友拍摄的照片较为模糊,看不清细节,无法确定其真实身份及物种属性。
此次提供清晰照片的热心市民叫曾于恺,18岁。家住瓯海新桥的小曾平时热爱摄影,这几天正居家休息。谈到拍摄初衷,小曾说,昨天上午刷到这条鳄鱼传闻的报道后立马来了兴致,“网上照片如此模糊,或许用我的相机能拍到更清楚的照片,还能帮大家弄明白究竟是不是鳄鱼呢!”
说干就干。吃完中饭后,小曾就扛着设备直奔九山湖,找到网友之前拍摄的位置,开启蹲守模式。3个小时过后,他观察到荷叶区冒起了气泡,“不会是鳄鱼要出现了吧?”小曾屏气凝神地等待着。到了下午4点10分,鳄鱼终于在荷叶区“露脸”了!小曾立马将镜头锁住目标,将鳄鱼全身清晰拍摄下来。“要是这鳄鱼早十分钟出来的话,拍摄像素会更清晰。”小曾说,刚一拍完,自己就被附近的人围观了,“先是旁边的小孩子兴奋地叫了起来,不一会儿,大家都凑过来,激动地用手机拍他相机里的照片。”
部门:
捕捉难度大,决定增设诱捕网
记者就此事再次联系鹿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心松台园林管理所所长叶盖宇。叶盖宇告诉记者,近两日,他们派工作人员前往视频拍摄的区域开展巡查。26日下午5点多,工作人员第一次发现疑似鳄鱼的踪迹,当他们试图驾船靠近观察时,该生物警觉性高,迅速溜走。“当晚我们召集相关人员紧急制定诱捕方案,并采购鱼钩、鱼线及诱饵设置诱捕陷阱。”叶盖宇说。
工作人员乘船诱捕鳄鱼 松台园林管理所供图
昨天下午,在九山湖巡查的工作人员与拍摄者小曾一起,发现鳄鱼的踪迹,试图再次捕捞。但由于该鳄鱼体型较小且栖息区域荷花密集、藏身环境复杂,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考虑到该鳄鱼诱捕难度极大,我们咨询了温州市动物园动物管理所后,在现有诱捕陷阱的基础上增设诱捕网,决定第二天清晨在周边水域进一步部署。”叶盖宇表示,根据工作人员的连日观察,他们发现鳄鱼仅在下午爬到荷叶区域晒太阳,活动范围集中在当前水域,暂时不会扩展到其他区域。他再次呼吁市民切勿随意向自然水域投放外来生物,共同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专家:
尽快捕获,保障生态与人身安全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看到小曾的照片后,确认九山湖中出现的生物是鳄鱼。对于其品种,他推测可能是泰国暹罗鳄,“这种鳄鱼生长速度缓慢,但仍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该生物的出现无疑属于外来物种入侵,不仅破坏生态系统,还会对周边人群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温州大学生环学院张永普教授看到该照片后,也确认该生物为鳄鱼,推测是暹罗鳄或是暹罗鳄与尼罗鳄的杂交种。张永普还观察到该鳄鱼右前肢曾受伤。他推测,由于九山湖此前从未出现过鳄鱼,该鳄鱼的出现大概率是人为放生或宠物逃逸所致。”温州市区并没有鳄鱼养殖场,因此有可能是私人养殖爱好者在饲养时不慎让鳄鱼逃逸,或是不愿继续饲养而将其随意放生。”
张永普表示,从生态角度来看,鳄鱼作为外来肉食性爬行动物,以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作为温州地区未见自然分布的外来物种,它的入侵将对九山湖的渔业资源造成直接影响,破坏当地的食物链平衡,导致水生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威胁生物多样性。鉴于鳄鱼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张永普建议必须尽快将其捕获处理,避免对九山湖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资料链接>>> 暹罗鳄
别名泰国鳄、暹罗淡水鳄,是鳄科鳄属的中型淡水鳄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CR)物种。
形态特征
体型:成年雄性体长3~4米,雌性一般不超过2.5米;幼体孵出时长约25厘米,体色金褐色,尾部有黑色条纹。
头部特征:吻部宽短,两眼眶前端有一对尖锐棱嵴,鳞骨突出成高嵴,喉部鳞甲横排。
体色:成体上体呈暗橄榄绿色或浅棕绿色,带黑色斑点,腹部白色或淡黄白色。
栖息环境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淡水水域,如沼泽、缓流河流、湖泊,也能适应咸淡水环境。野生种群现仅残存于柬埔寨、老挝等地的湄公河流域。
生活习性
食性:以鱼类为主,兼食两栖动物、爬行类及小型哺乳动物。
繁殖:每年4-5月交配,雌鳄筑巢产卵20~50枚,孵化期约80天。雌性会精细辅助幼鳄破壳,10岁左右性成熟。
行为:具领地意识,通常不主动攻击人类,但受威胁时会反击。
濒危与保护
濒危原因:因栖息地破坏、过度猎取(皮革贸易)及杂交养殖导致野生种群锐减,全球野生个体估计不足5000条。
保护措施:被列入CITES附录Ⅰ,中国人工养殖量达20万条,主要用于皮革和肉制品,但需警惕与湾鳄杂交问题。
注意:在中国出现的暹罗鳄多为养殖逃逸或非法放生,需避免野外接触并上报相关部门。
欢迎广大用户提供有关消费陷阱、违法黑幕及奇闻趣事等线索。线索一旦录用,将给予相应奖励。
征集方式:可拨打温都新闻热线0577-88868886,或通过温州都市报官方微信(微信号:wd88868886)直接留言。
温都记者 林吉祥
编辑 孙立彭
审读 郑凌
责编 黄云峰
监制 王冰
▲《温州都市报》2025年5月28日03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