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都讯 为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国际化传播与产业化发展,“鹿城区文化π·非遗出海”产业链发展推进会于昨天在温州工艺美术大师直播基地召开。来自政府部门、非遗传承人、文化特派员、文化企业、跨境电商企业、货代公司及学术机构的十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非遗出海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市场开拓与品牌打造展开深入探讨,共绘文化“走出去”的蓝图。
搭建非遗出海“快车道”
鹿城区去年启动实施非遗出海。包括举办文化“π”民间文艺出海行动,吸引民间文艺能人、文创企业、外贸企业等加入民间文艺出海产业链联盟,努力打造非遗潮品,结合海外分销网络、海外文化交流活动,将温州民间文艺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开发设计“I❤WZ”品牌民间文艺文创礼品、文创盒子等系列产品,策划开展民间文艺巡展。通过“文化π·温州非遗出海专栏”、海外传播中心“海外云课堂”等载体向国际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推出“民间文艺在身边”“让世界看见温州非遗”等短视频。开展“文化π·爱上温州民间文艺体验活动”“温小侨国际夏令营”“百名中外青年看温州”等交流活动。
鹿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朱丽华表示,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非遗出海既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产业升级的契机。“我们要让非遗从‘展柜里的艺术品’转变为‘国际市场的商品’,通过产业链整合,打通设计、生产、营销、物流全环节,让非遗真正‘活起来’‘走出去’。”
叶氏黄杨木雕第六代主要传承人叶小鹏现场展示了融合现代设计元素的黄杨木雕摆件、挂件等艺术品。一个“发财”字样和“貔貅”进行结合的挂件获得了参会人员的喜爱,而另一个黄杨木雕雕成的“蟹钳”也让人忍俊不禁。叶小鹏介绍,发财寓意“财源广进”、蟹钳寓意“手上有钱”,这些结合年轻人谐音梗的黄杨木雕都受到了追捧。“目前我们也在尝试在抖音上做直播带货,这些均是引流款,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有意思的小挂件,让更多国内消费者了解黄杨木雕,同时也想试水跨境电商,叩开国外消费者的心门。”
数字化赋能跨境贸易
温州望烁商贸有限公司是一所跨境销售眼镜的电商公司。该企业在专注跨境电商业务,在行业内累计了一定的成功经验。该公司负责人吴浩分享了经验:“与国内消费者不同,外国消费者接受且习惯在独立网站上购买所需物品。我们不依托电商平台,而是专业做眼镜的独立网站,且流水做的很不错。目前国外消费者对非遗产品认知尚未清晰,我建议鹿城的非遗项目可以抱团,成立综合性的品牌,建立独立网站。”
吴浩表示,“非遗出海需建立文化解读体系,通过故事化、场景化的方式传递技艺背后的历史与哲学内涵,避免文化折扣。”
他提出,未来可以助力非遗企业开发独立网站,通过在TIKTOK、FACEBOOK这些社交媒体让让国外消费者了解更多非遗技艺,并让国外网红进行安利和带货,提高非遗产品的认知度。
“我们也有合作相对稳定的物流供应商,可以针对非遗产品易损、小批量等特点,优化跨境运输方案,降低出海成本,实现可持续出海。”
推进会现场,温州工艺美术大师直播基地、白鹿市集、温州望烁商贸有限公司、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崇林斋彩石镶嵌工作室、登选雅集、“不驿乐乎”研学基地、瓯智侨青少年海外传播中心等被授牌为“鹿城区文化Π非遗出海基地”。这些鹿城区文化Π非遗出海基地将抱团形成聚集效应,持续为文化出海注入动能。
温都记者 姜瑾瑾
审核 林剑静
责编 陈侄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