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立春过后,乍暖还寒,温州各县(市、区)的梅花进入了盛花期。这几天,带孩子们就近看看梅花吧,不仅能欣赏到梅花的美态,更可以学习梅花的风骨:既能和寒风相携,亦能和春风共依。
寒冷终将会随暗香去,莫负”梅”好时光。
杨府山公园 郑鹏/摄
杨府山公园是市区最具规模的赏梅地之一。这里沿山而建的“梅影长廊”蜿蜒曲折,几百株梅树沿着湖水而立,宫粉梅似少女腮红,大片的红梅远看极有气势。近几日虽然有时候天气阴阴的,但成片的梅花晕染了灰蒙的天空。漫步其间,湖水倒映梅枝疏影,偶有飞鸟掠过,惊落几瓣香雪,课本中宋人笔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在此刻具象化了。
线路推荐:市区乘公交至“杨府山公园”站,沿学院东路入口直行即达。建议清晨或傍晚前往,捕捉光影与梅花的温柔对话。
三垟湿地的梅花胜妙就妙在一个 “藏”字。五福源内,梅影坡的红梅如云霞铺展,碧玉楼前的几株古梅与白墙黛瓦相映,枝丫横斜处似一幅未干的水墨画。最妙的是丽花亭旁,桃粉色花朵隐于亭角,偶有画舫轻舟划过水面,惊起涟漪,梅香便随波荡漾,课本上教过的唐诗宋词中所有的咏梅诗都跳到眼前来。
线路推荐:瓯海大道高架与惠民路交叉口东南方向,步行或骑行更宜感受湿地慢生活。
永嘉霞川村的梅岙梅园有些年头了,是浙南规模最大的梅林之一。3000余株梅花沿山坡层叠而上。都说“老梅花,少牡丹”,梅花植株年岁越久,姿态就越优美。枝丫如铁,斑驳的树皮里藏着几十个年轮的密码,枝头却擎着粉白的花盏。有些花苞凝着水珠,像襁褓中的婴孩,有些已舒展五瓣,探出金丝般的蕊来。
园中除了朱砂梅浓烈似火,更有珍贵的绿萼梅,迎着太阳,花朵会透出淡淡的绿色来,那样的玲珑剔透,仿佛呼吸略重一点,花瓣就会碎掉。带着孩子爬山,一路梅香跟随的山路让人心旷神怡,远眺还可以看见梅林与楠溪江的碧水青山相融,快哉!
据说, 著名诗人陆游曾在温做过官。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二月早春,陆游漫步信游,路过一片梅林,观花姿,闻梅香,做绝句称梅花“花中气节最高坚”。
在永嘉书院金珠瀑畔,7000株梅树气势磅礴。梅枝细长如笔,勾勒出嶙峋的线条;花瓣随风飘落,与瀑布激起的薄雾交织,让陆游词中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变得立体起来。
线路推荐:梅岙梅园→楠洋百草园(免费开放,梅果同赏)→永嘉书院(夜宿书院,听梅落溪声)。
王十朋纪念馆后的千株梅林,是乐清的文化地标。且不说花有多美,这里的历史文化味道那是满满的。一百多个品种的梅花竞放,与长廊上千座诗词碑刻共舞。漫步其间,可赏“梅花诗碑”上镌刻的古今咏梅佳作。在梅树下煮一壶茶,一树的花香会渗入杯盏里,饮一口满是梅香的茶,不亦乐乎。
线路推荐
1.雁荡线:灵峰景区→梅溪村→白石凤凰山(徒步20分钟至梅林,俯瞰中雁荡全景)。
2.古村线:上敖村丹霞山生态观光园(梅林与桃花交错)→黄檀硐古村(青石板路旁偶遇野梅)。
刘伯温故里武阳村,梅花开得低矮亲民。粉白花朵点缀于白墙灰瓦间,与村口的八卦田、荷塘相映,颇有“寻常巷陌暗香来”的野趣。可能是这里的梅花沾了帝师的灵气,开得格外精神。
线路推荐:文成线:峃口镇梅花岛(沿飞云江赏400株临水梅)。
冯宅村的600株梅树开在荷风梅影滨水公园的湖边。晨雾中,夕阳下,各路赏梅人来了又走,走了之来。有举笔素描的孩童,亦有巧笑自拍的姑娘。更有双鬓斑白的老者仰头对梅长久观望。这些零星的温暖,比满树花开更令人动容。
线路推荐
平阳线:鳌江十里梅林(12个村庄连片成景)→凤卧红都梅园(万株梅树与革命旧址辉映)。
本版主持:“好学”姐 丁海琴
编辑 金慧君
审读 郑凌
责编 胡建国
监制 刘旭道
网友评论: